摘要: 征稿截止日期:2021年2月27日;主办单位: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厦门大学党委宣传部、厦门大学校团委 | 春秋代序,百年辉煌。为展现学校厚重的历史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凝聚师生校友爱校荣校的 ...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版新生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征稿截止日期:2021年2月27日春秋代序,百年辉煌。20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将迎来100周年华诞,这是厦门大学历史发展的里程碑,继往开来的新起点。新生录取通知书是每位厦大新人的第一封“情书”,蕴含着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精神,对每一位厦大人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而百年校庆版必将更为珍贵而富有纪念意义。为展现学校厚重的历史底蕴、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凝聚师生校友爱校荣校的深厚感情,学校将举办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版新生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现面向校内外公开征集参赛作品。一、组织机构主办单位:招生办公室、党委宣传部、校团委承办单位:创意与创新学院、艺术学院二、参赛对象厦门大学在校师生、广大海内外校友及社会各界人士均可报名参赛(个人或团队形式均可)。三、比赛内容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版新生录取通知书设计大赛四、赛程安排投稿环节:2020年12月18日-2月27日(以投稿邮件发送时间为准)评审环节:2021年3月公布获奖名单:2021年4月以上时间如有调整以最终公布时间为准。五、作品要求1.作品可采用手绘、Adobe Photoshop或Illustrator制作等途径双面设计。须考虑录取通知书邮寄及收藏实际控制作品尺寸。2.要有作品名称、主题及设计理念(500字以下)。所提交稿件必须是一个完整的、多角度的录取通知书设计作品。设计具有整体美感,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创新性并体现厦门大学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精神。3.百年校庆版新生录取通知书设计须符合《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视觉识别系统手册》(附件2)格式和规范要求。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视觉识别系统是由100周年校庆标志,嘉庚红与厦大蓝等标准色系以及代表学校视觉形象的嘉庚建筑(如群贤楼群)、山海、凤凰花等辅助图形组合变化构成的系统。4.通知书须包含校名、校徽、校训、校庆logo、“本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和“录取通知书”字样 (logo的呈现颜色和排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通知书正文部分须预留出学生的姓名、录取专业、录取院系、录取年级和学生的考生号(考生号同时以条形码的形式呈现)等信息位置;须预留出校长签名、校章位置。5.必须是原创作品,无仿冒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曾经参加过其他比赛或被第三方使用的设计方案不得参赛。六、投稿要求1.投稿时间为:即日起至2月27日(以投稿邮件发送时间为准);2.参赛者登录厦门大学招生网(zs.xmu.edu.cn)、校团委官网(tw.xmu.edu.cn)、创意与创新学院官网(ici.xmu.edu.cn)、艺术学院官网(art.xmu.edu.cn)的大赛活动通知中下载报名表,务必按照要求填写完整,与作品一起提交;3.报名表以“作者姓名/负责人姓名(团队)+报名表”命名;4.作品稿件可为jpg、psd等常用格式,样图大小、张数以能够详尽展示作品全貌和设计理念为宜,样图以“作者姓名/负责人姓名(团队)+作品名称+作者自定样图序列号(1,2,3…)”命名,作者应保留作品psd、ai等格式的原稿;5.提交作品时,应将大赛报名表、作品稿件两项一并打包压缩,以“作者姓名/负责人姓名(团队)+作品名称”命名后,提交到邮箱ici@xmu.edu.cn,收到确认邮件则为投稿成功;6.提交的作品应为定稿,一经提交后不可修改,来稿作品概不退回;7.参赛者可多次投稿多次参赛,但每份参赛作品不得雷同,且分别发送邮件投稿。七、评审办法组织由院系、部处老师及在校学生代表组成的评审团,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评审,结合网络投票进行综合评分,网络投票占30%,专业评审打分占70%。评选结果将通过厦门大学招生网(zs.xmu.edu.cn)给予公示。八、奖项设置一等奖1名,6000元奖金+荣誉证书;二等奖2名,3000元奖金+荣誉证书;三等奖3名,1000元奖金+荣誉证书;优胜奖若干,荣誉证书。九、权益及相关说明1.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所有。在颁发相应奖项后,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有权对设计作品进行修改和使用;2.获奖作品的作者需将参赛作品的psd、ai等格式的设计原稿等素材提供给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且不得将该作品用于其他任何用途;3.上述安排如有变动,以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发布的消息和通知为准;4.详情咨询:廖老师,0596-6288236,ici@xmu.edu.cn;5.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厦门大学招生办公室所有。
摘要: 大赛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是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油气储运学科专业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比赛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是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油气储运学科专业性大赛。自2016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现发布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通知,具体通知如下:一、大赛宗旨检验知识基础,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思维二、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三、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大赛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五、参赛对象2021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均可参赛。六、参赛方式1、参赛团队: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超过4人,最多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作品提交后不再更换)。2、参赛单位:以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所高校限报8件作品,申报作品时需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序以作评审参考。3、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通过大赛官网发布赛题,各参赛队伍自行下载数据包,并按要求完成相关设计。4、作品提交: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按要求准时上交参赛作品(《方案设计》和《作品申报书》),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5、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评出获奖名单。七、大赛安排1、大赛报名:请各参赛单位于2021年3月10日前将《高校报名表》电子版发送到大赛组委会邮箱,邮箱地址为:nogstedc@163.com。2、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已通过官方网站发布赛题,网址:http://www.nogstedc.cn/news/show-2925.html。3、作品申报:(1)电子版。请各参赛高校将参赛的方案设计书于2021年4月23日12:00前进行网上提交(过时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按时在网上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大赛组委会将为每所参赛高校分配一个账号,用于推荐排序,各高校务必于4月23日16:00前在系统中完成作品推荐排序。(2)纸质版。请以学校为单位,将推荐参赛作品的纸质版(一式1份)于2021年4月25日前邮寄至大赛组委会(以邮戳为准),另请一并寄送一张加盖公章的汇总表,务必将所有作品进行排序。对于纸质版材料,请将作品申报书、方案设计书分别装订(不建议过度包装),并统一邮寄至大赛组委会(建议通过EMS或顺丰快递邮寄)。大赛组委会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邮编:266580;收件人:王加胜;联系电话:18765269013。4、作品初审:初定时间为2021年4月25日~5月13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在网上进行作品初评。5、专家会评:初定时间为2021年5月17日~5月18日,举行专家会评,确定入围决赛作品名单。6、作品公示:通过会评的作品,设为期3天的公示期。7、终审、决赛:初定时间为2021年6月4日至6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全国终审决赛。决赛包括现场陈述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现场答辩队伍需准备相关材料,如方案设计书、答辩PPT等。八、大赛奖励1、大赛设立等级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2、等级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成功参赛奖,由组委会颁发证书。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大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3、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对大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提名,报大赛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九、联系方式大赛联系人: 王加胜 0532-86981935 18765269013大赛邮箱:nogstedc@163.com大赛网站:http://www.nogstedc.cn
摘要: 参赛报名及校级初赛时间:2020年9月30日前|主办单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助力实现北京市文化中心功能的重要部分。2020年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参赛报名及校级初赛时间:2020年9月30日前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目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发展,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也是助力实现北京市文化中心功能的重要部分。为此,决定举办北京市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本竞赛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承办。一、大赛目的依托北京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整合创新创意要素,激发北京地区高校在校大学生设计创意潜能和创新创业热情,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高校交流协作平台,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促进高校创意成果转化,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二、大赛主题与内容大赛主题:“疫˙”大赛内容: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国人民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并取得了阶段性伟大胜利。中国人民在疫情防控中展现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展现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得到国际社会高度赞誉。在疫情中,涌现出许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孕育并诞生了伟大的“抗疫精神”;同时,这场疫情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交往等方式带来了很多变化,引起大家的深刻思考;疫情的持续还给经济社会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给一些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一些新业态也正逐渐显现……本次大赛以“疫˙”为主题进行文创设计与创作,作品反映大学生在疫情下的认识与思考,旨在弘扬全国人民在共同抗击疫情斗争中展现出的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激发大学生爱国爱党的热情,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三、大赛分组与作品形式本次大赛分为专业组和非专业组: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作品归为专业组,非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作品归为非专业组。作品须为符合大赛主题的文创设计作品,作品形式为设计图或实物照片。四、大赛规则(一)参赛对象北京地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本科学生均可参加。(二)参赛单位以学校为参赛单位,不接受个人直接报名。参赛学校负责审核参赛者的参赛资格、审定专业组别、组织校赛,并以学校为单位按大赛要求报送作品。(三)大赛赛制大赛采取三级赛制:校级初赛、市级初赛和市级决赛。1.校级初赛:各高校组织初赛,选拔出的作品统一报送大赛组委会,入围市级初赛。开设有设计专业的院校推荐的参赛作品原则上不超过40件(套),未开设设计专业的院校推荐的参赛作品原则上不超过20件(套);同一参赛者的参赛作品不超过2件(套)。2.市级初赛:大赛评审委员会从入围市级初赛的作品中评选出入围市级决赛作品;3.市级决赛:大赛评审委员会从入围市级决赛的作品中评定出各类奖项,并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颁发获奖证书。(四)参赛作品内容要求1.作品要具有创新性,要体现知识、艺术、技术等方面的融合,创意要符合大赛主题;2.参赛者须填写提交原创性声明(附件7),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保证不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对所提交的作品负全部责任。参赛作品不得一稿多投。如有侵犯他人版权、一稿多投等行为发生,一律取消参赛资格和所获奖项,并向参赛者所在学校通报。(五)参赛作品的形式要求1.作品的形式可为手绘图(扫描后提交)、电脑设计效果图或实物照片。设计图尺寸为 A4(210mm×297mm);图片/照片分辨率为300dpi,单张图片/照片不超过3M;所有作品只提交电子版,格式为JPEG。提交的图片/照片要能体现作品的整体、局部、不同视角、尺寸等效果,每件/套作品提交的图片/照片数量不超过5张。2.设计说明应在200-300字之间,要包含设计构思、作品寓意及材料工艺介绍。设计说明填写在报名表中,不得出现在设计图片/照片中。3.图纸或照片背景不得添加任何装饰图案、参赛人模特照等元素标记,不得标注院校、专业、姓名等信息。五、大赛日程安排(一)参赛报名及校级初赛时间:2020年9月30日前各高校组织本校本科生参赛报名,负责审核学生参赛资格、审定专业组别。各高校可自行规定报名截止日期,开展校级初赛,于9月30日前评选出入围市级初赛的作品,并按“市级比赛提交作品的要求”提交大赛组委会。(二)市级比赛评审市级初赛阶段评审:2020年10-11月,大赛评审委员会从入围市级初赛的作品中评选出入围市级决赛的作品。市级决赛阶段评审:2020年11-12月,大赛评审委员会从入围市级决赛的作品中评定出各类奖项,公布获奖名单,名单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六、 市级比赛提交作品的要求参赛者须填写《2020年第二届北京市大学生文创设计大赛报名表》(附件5)和原创性声明(附件7)。团队参赛的,同一件(套)作品只填写一张报名表,须在报名表中列出所有作者的名字并按贡献排序,每件(套)作品的作者不超过5名,指导教师不超过2名。(注意:获奖证书上的作者姓名、指导教师的姓名和顺序将按照报名表上的内容和顺序确定)。各参赛高校对推荐参加市级初赛的作品统一汇总并填写汇总表(附件6),按以下要求提交:1.电子版每(套)作品建立一个文件夹,文件夹名为:学校名+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文件夹内须包含:①作品图片/照片(JPEG格式,文件名为: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序号);②报名表(WORD格式,文件名为:第一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将汇总表和本校所有推荐作品的文件夹压缩成一个文件(文件名为:学校名+作品数量)并发至指定邮箱。2.纸质版报名表和原创性声明须打印纸质版,所有作者签字,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汇总表打印纸质版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以上纸质版材料寄送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电子版和纸质版提交截止时间为2020年9月30日。各参赛高校要确保提交材料中的信息无误(提交后不得更改),提交作品的形式和格式要符合本届大赛要求,不符合要求的视为无效作品。七、奖项设置大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另设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一等奖作品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优秀组织奖由大赛评审委员会综合参赛高校的参赛作品数量、作品质量及提交作品规范性确定。所有奖项颁发获奖证书或奖牌,不设奖金。一等奖获奖作品经参赛者同意后,由大赛资助申请国家外观专利。八、大赛联系人联系方式大赛联系人:王佳昕、赵欣大赛联系邮箱:bj_wenchuang@163.com邮寄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王佳昕/赵欣 邮编:100083大赛联系电话:010-82322227; 18811011784;18601034036;
摘要: 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 大赛秉承“设计为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理念,坚持艺术与技术并重、学术与公益并重,引导大学生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提升大学生的设 ...2021第九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作品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 “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NCDA)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未来设计师云与NACG数字艺术人才培养工程办公室承办,为艺术设计领域的高水平知名赛事,是大学生积极参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专业赛事之一,为大学生参与设计创新活动的重要平台。大赛秉承“设计为人民服务,培养未来设计师”的理念,坚持艺术与技术并重、学术与公益并重,引导大学生将专业知识服务于社会,提升大学生的设计创新与实践能力,拓展国际视野及团队协作精神,成为未来的主力设计师。得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中国教育报等权威媒体的宣传报道及联合国机构的称赞。 大赛每年举办一届,自2012年起已连续举办八届,参赛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及专业教师,2020年入选《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绝大多数双一流大学及知名设计院校参赛,阵容强、层次高、区域广、梯队全。2020年第八届大赛参赛学校达1100余所,近100万人次参与。比赛设“非命题”“公益”“命题”三个赛道,作品类别有人工智能+设计、视觉传达、数字影像、交互设计、环境空间、造型设计、时尚与服饰、数字绘画、数字音乐等。大赛官网:www.ncda.org.cn 1. 报名NCDA大赛以二级学院/系作为参赛单位,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不接受个人报名。1) 在线报名:参赛学校代表登录大赛官网www.ncda.org.cn在线报名2) 同时提交加盖院/系公章的报名表,email至ncda@ncda.org.cn 和1970711676@qq.com(为确保收到邮件,请同时发送二个邮箱)3) 邮件主题:第九届NCDA大赛报名表 + 学校院系名称 2. 获得参赛ID组委会审核后发送ID及密码给参赛院校负责老师,ID非常重要,是参赛院校在NCDA赛事中唯一的身份标识,用于管理学生上传作品,校内初选,提交参赛作品,接收大赛信息等工作,请务必妥善保管。 3. 创作作品根据大赛规则选择参赛类别,按照要求准备作品。 4. 上传作品参赛学生可在未来设计师云平台(组委会提供)上传作品,平台会依据ID自动归档至对应的参赛学校名下,并按照作品类自动汇总,减轻赛事负责老师工作量。提交流程:http://www.ncda.org.cn/dsjs/tjgg/ 5. 校内初选学生上传作品后,负责老师可在未来设计师平台预览挑选参赛作品。注:未来设计师平台可在线打分、评语、汇总,帮助学校初选作品。 6. 提交作品参赛挑选后的作品由负责老师提交参赛,平台会自动生成该校参赛明细表,参赛单位按规定缴纳参赛报名费。注:必须在截止时间前提交。三大赛道非命题:不严格限定主题,以社会热点、可持续发展目标为主公益: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命题:接受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命题,按照各个命题要求创作作品 参赛身份大学生:可以同时参加非命题类、命题类、公益赛事,分本科组(含硕士博士)和专科组。教师:可以个人身份参加“非命题”教师组比赛,也可以“指导教师”身份指导学生参赛。 赛程时间三级评选1)校内初选:参赛单位自行组织,赛事期间可免费使用未来设计师平台,完成作品上传、打分、筛选工作。筛选出作品后,在平台上统一提交参赛。2)省级评选:原则上以省为单位,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作品总数的45%(一二三等奖原则上为10%,15%,20%),获奖作品进入全国赛区评选。如个别省份作品数量不多,将考虑与临近省份合并。3)全国评选: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审进入全国赛事的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1)非命题类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入围全国作品总数的30%(一二三等奖分别为5%,10%,15%)。(2)公益及命题赛事的全国奖项数量请见各赛事规定。按照获奖情况,分别颁发省级证书、国家级证书。 分组评审1)大学生组:非命题类作品,分本科(含硕士博士)、专科二组评审;命题类作品,本科专科一起评审。2)教师组:可以个人身份参加“非命题”教师组比赛,本科专科一起评审。 评审规则1)非命题类作品:评审按照创意30%、制作30%、美观30%、作品规范10%(严格按照赛事提交要求)评分指标,按照每幅作品的平均得分评出相应奖项。2)命题/公益类作品:网络投票占20%,评委打分占80%,按照主题切合度30%,创意30%、制作20%、美观20%评分指标,按照每幅作品的平均得分评出相应奖项。 作品公示1)入围省赛及国赛的获奖作品,在官网予以公示,公示期均为5天。2)公示期间接受社会监督及实名举报(不受理匿名举报),填写相关表格,并提供举报证明材料。3)接到实名举报后组委会进行核查,如核实作品有抄袭、侵权或其他不当行为,将取消入围资格。注:仅接受实名举报,发邮件到组委会指定邮箱 report@fd.show 参赛报名费为保障大赛顺利开展,组委会决定按以下标准收取参赛报名费:报名费由参赛人员所在学校承担,报名费将用于赛事评审、组织运营、制作证书等。 作品及提交要求1.作品内容:不得包含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得包含涉及与性别、宗教相关的歧视性内容,不得侵犯他人隐私,由此引起的相关法律后果均由交稿者承担。2.严禁抄袭,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如作品产生版权纠纷,一切后果由参赛者承担。3.提交要求:每幅作品至少需要提交以下内容:1)作品推荐表(在线填写作品信息,作者信息,见有关附件)http://www.ncda.org.cn/dsjs/tjgg/2)作品文件(参赛作品本身的文件,如jpg,MP4等)3)作品海报(jpg形式的宣传海报,锻炼学生对作品的宣传能力;二是如果获奖,海报用于该作品的宣传与展示)4)宣讲视频:非必选项,作为附加分;锻炼大学生宣讲作品的能力,类似于教师说课,用视频表达作品寓意、团队合作、创作故事,视频时长不超过3分钟,MP4格式,高清。4.作品不允许出现学校、作者姓名及其他赛事标识等,一经发现将作扣分处理。5.组委会不退还参赛作品,请投稿人妥善保管。6.禁止赛事内一稿多投,即同一件作品在第九届未来设计师NCDA大赛中只容许投一次,如有违反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7.作品提交后,不得修改作者、指导老师等信息,请提交前仔细核对信息。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 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 ...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协办单位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海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迪尚集团、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支持清华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北部湾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高校。媒体支持设计在线、《包装与设计》杂志、《中国广告》杂志、《家具与室内装饰》、《设计》杂志、《中国海洋报》大赛介绍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内容之一,是全球唯一以海洋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公益大赛。大赛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为主旨,2012年以来分别以“海洋·人类·和谐”、“美丽海洋”、“海洋强国梦”、“丝路海洋”、“创意海洋”、“智慧海洋”、“透明海洋”、 “生态海洋”和“资源资源”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九届,共有1500余所高校、290余所中学参赛,覆盖国内所有省份。大赛获奖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地区150余所高校巡回展出,并于2014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世界海洋大会上展出,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热烈反响。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以“经略海洋”为主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举办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过大赛的系列活动,为全国大中学生、社会各界搭建一个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贡献。一、大赛主题——经略海洋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筹划治理海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经略海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经略海洋”高度体现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理念,就是既要发展海洋经济,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既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又要推动海洋科技水平进步;既要着眼于国内国际统筹,实现合作共赢,又要坚持陆海统筹,保证人海和谐。通过“经略海洋”,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大赛以“经略海洋”为主题,参赛者可围绕如何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执法、提升海洋科技水平等方面展开创意设计,最终通过“经略海洋”创意,以人类特有的智慧创造美好生活,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使海洋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作品类别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绘画写生、营销策划三、作品命题1、平面设计类1)公益海报(http://211.64.142.83/mcd/235905/);2)商业海报命题(http://211.64.142.83/mcd/235908/);3)品牌设计(http://211.64.142.83/mcd/235909/);4)产品包装(http://211.64.142.83/mcd/235910/)2、产品设计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1/)3、环境艺术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2/)4、数字媒体类(含微电影)(http://211.64.142.83/mcd/235913/)5、绘画写生:绘画写生材料不限;海洋科普插画;装饰绘画;公共雕塑艺术等。(凡是海洋题材的作品均可以参赛)6、营销策划(http://211.64.142.83/mcd/235914/)四、参赛对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含港澳台),在校中学生(含港澳台)均可参赛。允许跨校组队参赛,每组人员2-3人。五、参赛要求1) 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要阅读并遵守比赛规则,作品提交后视为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2) 参赛者确认拥有提交作品完整著作权及版权,确认作品没有转让或许可给任何个人或机构。参赛者要确认作品的原创性,主办方不承担因为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3)作品版权相关附属权利均为作者所有,组委会在非商业、非盈利的范围内,享有免费使用、复制、散发及全部和部分修改权利,该项权利永久不可撤销。作品若遭受侵权,作者配合组委会进行维权追诉;4) 参赛者未经组委会许可不得将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5) 参赛者保留好作品原文件,所有参赛作品不退还;6) 参赛者可以提交多组作品参赛,可以有多组作品获奖;7) 参赛者提供联系方式必须正确,组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的通知未做回应者,视为自动放弃奖项;8) 获奖名单在评审结束一周内在大赛网站公布并公示,发现有抄袭现象的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获奖资格,在网站公布并通知所在学校处理;9) 主办方对本届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六、参赛流程第1步:登陆大赛网站阅读征稿参赛须知,确定选题;第2步:作品创作;第3步:作品完成后在系统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上传作品成功后,下载生成作品编号和信息表(可以多件作品参赛,每件作品都需要上传、下载编号)。七、作品报送1、大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设计、环境景观、产品设计等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再按照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A4画面,系列作品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作品)。绘画及手绘作品拍照扫描转成JPG格式。作品用A3纸数码打印并装裱在黑卡纸上(尺寸35×50cm),系列作品背面用胶带粘贴在一起,把生成作品编号用双面胶贴在黑卡纸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邮寄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2)数字媒体、微电影类,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时间60秒至180秒以内。画面宽度不小于600—960像素,片子不要出现倒计时和学校及作者信息。成片flv或wmv格式,图像大小720×576,作品文件不要超过100M。作品截图9幅(JPG格式,尺寸5×10cm,RGB模式,每幅不超过1M,分辨率300dpi)在系统上传提交将作品文件用编号命名(如DX-S-00328)发送邮箱:1251859091@qq.com3)绘画写生:画面尺寸规定在4开纸以内,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作品拍照转成JPG格式,再按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把生成编号下载打印用双面胶贴在作品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绘画写生邮寄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双岛湾科技城,威海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电话:0631—5700253/186631355384)策划案提交: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在系统提交策划案封面并下载编号;策划书页面A4大小,正文不超过30页,附件不超过10页。将策划案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DX-C-06828),发送到大赛邮箱:1251859091@qq.com 二)1)作品不许使用国旗、国徽、地图、人民币等图形,作品禁止带有宗教色彩;2)必须严格按照命题创作设计;3)注重排版艺术效果,说明文字简练不要出现错别字和英文说明;4)报名信息要正确无误(学校名称、教师姓名、作者电话等),不接受更改任何信息。2、中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作品在网上注册、提交,(jpg格式,分辨率300dpi,RGB模式,每幅不要超过2M,系列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手绘作品扫描后图片转成JPG格式。中学组作品不需要打印和邮寄。2)数字媒体(含微电影)网上提交要求同大学组相同。把作品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ZX-S-00328),发送邮箱:706819063@qq.com八、征稿时间2021年1月1日至6月15日网站作品上传系统将于2021年3月1日开通。6月15日12时网站关闭作品上传系统。九、参赛费用本届大赛是公益赛事,参赛作品一律免收参赛费。十、奖项设置1、大学组奖项设置:1)大奖1件,奖金20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教师奖1项,奖金8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2)金奖,10件、奖金各8000元;银奖30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50件,奖金各2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奖作品集一部。4)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5)指导奖(等级奖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组织奖(学校统一邮寄参赛作品100件以上),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2、中学组奖项设置:1)金奖1件、奖金8000元;银奖3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15件,奖金各2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品集一部。2)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注:以上所列奖项数目均为相应奖项最高数目,实际颁奖数目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十一、作品评审初评时间:2021年6月19-20日;终评时间:6月26-27日。获奖作品名单将于6月30日在大赛网站发布,同时,公示优秀奖以上获奖作品,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与举报。十二、颁奖仪式2021年9月中下旬在青岛与威海协同举办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海洋大赛10年回顾”。参加事宜将在大赛网站发布。十三、作品出版凡是获得优秀奖以上的作品,均被编入《经略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蓝色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绘画写生集,均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联系方式: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邮编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QQ教师群:793961486 名称 “学校+姓名+教师”,学生禁止加入!QQ学生群:602174900 每个学生只许选一个群号加入, 名称 “学校+姓名+学生”,不按要求管理员不受理。大赛微信号:MCD海洋文化大赛官网:http://www.mcd0608.com
摘要: 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1月12日;主办单位: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 | 为了激发大学生对复杂系统问题的研究热情,提高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水平,锻炼大学生系统分析与集成能力。2020年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案例大赛报名截止时间:2020年11月12日为了激发大学生对复杂系统问题的研究热情,提高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水平,锻炼大学生系统分析与集成能力,上海市系统工程学会主办、上海理工大学承办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系统仿真建模案例大赛,具体安排如下:一、参赛对象参赛对象为全日制本科生或研究生,比赛以小组为单位,每组不超过3人,组内可跨年级、专业。每组可选1名教师作为指导教师,负责赛事辅导和参赛的组织工作。二、比赛内容系统仿真建模广泛应用于各门具体学科和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所以作品包含但不限于社会、经济、生物生态、军事、交通、教育、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等领域。参赛组应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仿真建模,综合运用先进的数理、工程技术加以解决,并撰写论文提交大赛评审。论文格式参考附件2。提倡利用系统科学思想解决复杂系统问题,鼓励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系统性创新。三、评奖方法大赛评委会将根据各参赛组提交的论文质量给出相应成绩,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胜奖,并颁发获奖证书。四、赛程安排大赛启动日期:2020年10月28日报名表和参赛作品提交阶段:2020年10月28日—2020年11月12日公布比赛结果、颁奖:2020年11月15日五、参赛作品提交方式参赛作品统一以Word文档形式向组委会提交,具体格式要求参考附件2。同时提交报名表,见附件1。参赛作品提交阶段:2020年10月28日—2020年11月12日。参赛作品提交邮箱:USST_SS@163.com六、注意事项参赛论文必须是参赛者原创。一旦发现参赛者存在侵权,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其资格,由此产生的侵权法律后果及责任全部由参赛者承担。已确认获奖论文存在学术不端时,赛事组委会有权取消获奖资格并追回已发放的证书。提交作品必须真实完整,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大赛组委会对本次大赛拥有最终解释权。七、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联系地址:上海市杨浦区军工路334号管理学院联系人:李雅婷电话:18956350819电子邮箱:USST_SS@163.com
摘要: 报名时间:即日起,北京地区决赛时间:2020年8月底,全国总决赛时间:2020年9月||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大赛主题:奋进新时代,创意赢未来2020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报名时间:即日起北京地区决赛时间:2020年8月底全国总决赛时间:2020年9月一、大赛背景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发挥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引领示范作用,在提升文化创新能力、激发文化创造活力、引领文创产业发展上有所作为,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不断创造出丰富的精神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将继续举办“2020北京文创大赛”(以下简称“北京文创大赛”或“大赛”),这也是2016年首届举办以来的第五届北京文创大赛。从本届开始,北京文化创意大赛主要赛事和获奖项目首次纳入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服贸会)。在北京加快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引领并推进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背景下,大赛力求进一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大赛更好地发挥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辐射、示范作用,带动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推动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和互鉴。积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通过组织赛事、创业服务、媒体宣传和品牌活动,广泛挖掘和培育文化创意领域具有成长性的人才和项目,聚合并引领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源发现创意、鼓励创新、支持创业,搭建开放式文化创意产业服务平台,为参赛项目提供专业化、标准化、国际化的竞赛平台,促进优秀文化创意企业及项目落地北京,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北京文创品牌赛事。因为一场疫情,我们的2020变得不一样,但不变的是迎难而上,并肩战斗的勇气,顽强拼搏卓越追求的精神,“2020北京文创大赛”将启用全新“线上+线下”路演形式,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同时,维护文化产业的活力,“2020北京文创大赛”将一如既往的为文化企业提供必要的支持与帮助。二、大赛主题奋进新时代 创意赢未来三、组织构架(一)指导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共北京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二)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三)创业服务北京东方嘉诚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四)媒体服务中国传媒大学(五)版权服务北京文化创意版权保护开发中心·华代正版(六)线上赛事支持单位阿里巴巴集团“钉钉”(七)商务合作单位北京售放传媒广告有限公司(八)总冠名单位北京歌华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北京赛区设置北京市十六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置各区初赛分赛场,在北京印刷学院设置大学生初创团队初创赛分赛场,各区分别组织线上、线下初赛、复赛、决赛(北京赛区复赛)。通过复赛的项目进入北京赛区决赛,并评出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按比例推荐项目进入总决赛。五、赛程赛制1.北京赛区参赛条件1.在2015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注册的小微或初创文创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2.核心业务符合本届大赛征集方向;3.参赛者为企业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4.参赛项目具备IP的原创性、创新性和独有性;5.参赛项目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和独特创意,符合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相关产业政策;6.初创项目,以团队为单位参赛,其创始人或联合创始人应为大专院校在校学生或应届毕业生;注:参加第一届至第四届文创大赛而未获得北京赛区、文博创意设计赛区一、二、三等奖及单项奖的企业和项目可继续报名参赛。2.项目征集方向文化科技融合数字创意创意设计非遗及IP开发文化教育文化旅游文化体育广告传媒其他项目文创类初创项目3.时间安排2020年7月至9月举办即日起开始报名于8月底举办北京赛区决赛9月举办全国总决赛(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各赛区项目数量及质量按比例确定优胜项目进入总决赛)4.奖项设立全国总决赛一等奖3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9名设“年度投资价值奖”,“年度创意潜力奖”,“年度创业人气奖”,“年度媒体关注奖”,“年度社会效益奖”5个单项奖各2名,并颁发奖金、奖杯、证书,奖金由总冠名单位赞助。北京赛区一等奖3名 每名奖励35万元二等奖5名 每名奖励20万元三等奖8名 每名奖励15万元设“年度投资价值奖”,“年度创意潜力奖”,“年度创业人气奖”,“年度媒体关注奖”4个单项奖各1名,每名奖励10万元,奖金由市财政列支,并颁发奖杯、证书。六、创业服务本届大赛继续采用“一中心、多站点”的架构,为大赛项目提供注册办公、展览展示、培训活动等一条龙服务。除在通州九棵树文化产业园设立创业服务中心外,还在各区设立37家分中心,全面覆盖北京市16区及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联合北京市优质创业服务机构、金融机构、文创园区、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建立创业服务联盟,为参赛项目提供创业空间服务、企业落户服务、政策申报服务、创投服务、金融服务、社群服务等。更好地发挥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推动创意、聚合资源、发现项目、留住人才的作用。同时,大赛创业服务还通过组织展览展示、文创专家号、文创之旅等品牌活动,结合北京文创市集等渠道为参赛选手打造学习提升、展示推广与实践转化的多维平台。在疫情防控的形势下,今年大赛创业服务也将借助新媒体传播平台,在线上持续发力,特别打造“北京创业号”,针对创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痛点,策划主题,邀请相关领域具有实战经验的专家坐阵,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为企业发展提供切实的助力。即日起,登录2020北京文创大赛官方网站选择 “项目对应分赛区” 在线填写报名表和路演BP(PDF格式,大小不大于50M)报名。大赛官方网站:http://www.bagia.org.cn/赛事服务中心咨询电话:郑老师 18222787515微信:北京文创产业(微信号bjcibjci)北京文化创意大赛(微信号wenhuachuangye)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 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 ...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协办单位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海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迪尚集团、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支持清华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北部湾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高校。媒体支持设计在线、《包装与设计》杂志、《中国广告》杂志、《家具与室内装饰》、《设计》杂志、《中国海洋报》大赛介绍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内容之一,是全球唯一以海洋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公益大赛。大赛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为主旨,2012年以来分别以“海洋·人类·和谐”、“美丽海洋”、“海洋强国梦”、“丝路海洋”、“创意海洋”、“智慧海洋”、“透明海洋”、 “生态海洋”和“资源资源”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九届,共有1500余所高校、290余所中学参赛,覆盖国内所有省份。大赛获奖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地区150余所高校巡回展出,并于2014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世界海洋大会上展出,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热烈反响。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以“经略海洋”为主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举办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过大赛的系列活动,为全国大中学生、社会各界搭建一个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贡献。一、大赛主题——经略海洋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筹划治理海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经略海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经略海洋”高度体现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理念,就是既要发展海洋经济,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既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又要推动海洋科技水平进步;既要着眼于国内国际统筹,实现合作共赢,又要坚持陆海统筹,保证人海和谐。通过“经略海洋”,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大赛以“经略海洋”为主题,参赛者可围绕如何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执法、提升海洋科技水平等方面展开创意设计,最终通过“经略海洋”创意,以人类特有的智慧创造美好生活,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使海洋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作品类别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绘画写生、营销策划三、作品命题1、平面设计类1)公益海报(http://211.64.142.83/mcd/235905/);2)商业海报命题(http://211.64.142.83/mcd/235908/);3)品牌设计(http://211.64.142.83/mcd/235909/);4)产品包装(http://211.64.142.83/mcd/235910/)2、产品设计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1/)3、环境艺术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2/)4、数字媒体类(含微电影)(http://211.64.142.83/mcd/235913/)5、绘画写生:绘画写生材料不限;海洋科普插画;装饰绘画;公共雕塑艺术等。(凡是海洋题材的作品均可以参赛)6、营销策划(http://211.64.142.83/mcd/235914/)四、参赛对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含港澳台),在校中学生(含港澳台)均可参赛。允许跨校组队参赛,每组人员2-3人。五、参赛要求1) 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要阅读并遵守比赛规则,作品提交后视为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2) 参赛者确认拥有提交作品完整著作权及版权,确认作品没有转让或许可给任何个人或机构。参赛者要确认作品的原创性,主办方不承担因为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3)作品版权相关附属权利均为作者所有,组委会在非商业、非盈利的范围内,享有免费使用、复制、散发及全部和部分修改权利,该项权利永久不可撤销。作品若遭受侵权,作者配合组委会进行维权追诉;4) 参赛者未经组委会许可不得将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5) 参赛者保留好作品原文件,所有参赛作品不退还;6) 参赛者可以提交多组作品参赛,可以有多组作品获奖;7) 参赛者提供联系方式必须正确,组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的通知未做回应者,视为自动放弃奖项;8) 获奖名单在评审结束一周内在大赛网站公布并公示,发现有抄袭现象的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获奖资格,在网站公布并通知所在学校处理;9) 主办方对本届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六、参赛流程第1步:登陆大赛网站阅读征稿参赛须知,确定选题;第2步:作品创作;第3步:作品完成后在系统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上传作品成功后,下载生成作品编号和信息表(可以多件作品参赛,每件作品都需要上传、下载编号)。七、作品报送1、大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设计、环境景观、产品设计等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再按照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A4画面,系列作品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作品)。绘画及手绘作品拍照扫描转成JPG格式。作品用A3纸数码打印并装裱在黑卡纸上(尺寸35×50cm),系列作品背面用胶带粘贴在一起,把生成作品编号用双面胶贴在黑卡纸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邮寄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2)数字媒体、微电影类,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时间60秒至180秒以内。画面宽度不小于600—960像素,片子不要出现倒计时和学校及作者信息。成片flv或wmv格式,图像大小720×576,作品文件不要超过100M。作品截图9幅(JPG格式,尺寸5×10cm,RGB模式,每幅不超过1M,分辨率300dpi)在系统上传提交将作品文件用编号命名(如DX-S-00328)发送邮箱:1251859091@qq.com3)绘画写生:画面尺寸规定在4开纸以内,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作品拍照转成JPG格式,再按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把生成编号下载打印用双面胶贴在作品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绘画写生邮寄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双岛湾科技城,威海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电话:0631—5700253/186631355384)策划案提交: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在系统提交策划案封面并下载编号;策划书页面A4大小,正文不超过30页,附件不超过10页。将策划案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DX-C-06828),发送到大赛邮箱:1251859091@qq.com 二)1)作品不许使用国旗、国徽、地图、人民币等图形,作品禁止带有宗教色彩;2)必须严格按照命题创作设计;3)注重排版艺术效果,说明文字简练不要出现错别字和英文说明;4)报名信息要正确无误(学校名称、教师姓名、作者电话等),不接受更改任何信息。2、中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作品在网上注册、提交,(jpg格式,分辨率300dpi,RGB模式,每幅不要超过2M,系列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手绘作品扫描后图片转成JPG格式。中学组作品不需要打印和邮寄。2)数字媒体(含微电影)网上提交要求同大学组相同。把作品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ZX-S-00328),发送邮箱:706819063@qq.com八、征稿时间2021年1月1日至6月15日网站作品上传系统将于2021年3月1日开通。6月15日12时网站关闭作品上传系统。九、参赛费用本届大赛是公益赛事,参赛作品一律免收参赛费。十、奖项设置1、大学组奖项设置:1)大奖1件,奖金20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教师奖1项,奖金8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2)金奖,10件、奖金各8000元;银奖30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50件,奖金各2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奖作品集一部。4)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5)指导奖(等级奖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组织奖(学校统一邮寄参赛作品100件以上),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2、中学组奖项设置:1)金奖1件、奖金8000元;银奖3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15件,奖金各2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品集一部。2)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注:以上所列奖项数目均为相应奖项最高数目,实际颁奖数目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十一、作品评审初评时间:2021年6月19-20日;终评时间:6月26-27日。获奖作品名单将于6月30日在大赛网站发布,同时,公示优秀奖以上获奖作品,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与举报。十二、颁奖仪式2021年9月中下旬在青岛与威海协同举办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海洋大赛10年回顾”。参加事宜将在大赛网站发布。十三、作品出版凡是获得优秀奖以上的作品,均被编入《经略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蓝色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绘画写生集,均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联系方式: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邮编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QQ教师群:793961486 名称 “学校+姓名+教师”,学生禁止加入!QQ学生群:602174900 每个学生只许选一个群号加入, 名称 “学校+姓名+学生”,不按要求管理员不受理。大赛微信号:MCD海洋文化大赛官网:http://www.mcd060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