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主办单位:中国作协《诗刊》社 新余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新余市文联 新余市农业农村局|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奋斗,成就辉煌,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作为“工业强市、 ...全国乡村振兴诗歌创作大赛即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 2021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百年奋斗,成就辉煌,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作为“工业强市、区域小市、山水美市”的江西省新余市,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乡村两级重点工作,全面提升农村服务功能,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为响应“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号召,《诗刊》社与江西省新余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新余工小美杯”全国乡村振兴诗歌创作征集评选活动,以讴歌党和国家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的突出成就为创作主题,书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精神。即日起面向全国征稿。一、主办、承办单位主办单位:中国作协《诗刊》社 新余市委宣传部承办单位:新余市文联 新余市农业农村局二、征稿内容与体裁反映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的突出成就,抒发展示全面小康社会的美好情感与图景,书写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奋斗精神,原创首发汉语新诗、散文诗均可投稿应征。三、征稿要求1. 新诗5首以内,不超过150行,散文诗不超过1200字。每人限投一次,多投无效。2. 应征稿件应为未在公开出版物上发表过的原创作品,抄袭稿件一经发现,将被取消参与资格。3. 体现新余农业农村工作的作品在评奖中优先关注。4. 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笔名、性别、个人简历、联系地址、邮政编码、手机或电话。投稿同时请务必关注征集征文小帮手公众号,及时获取每日最新征稿资讯以及免费超值福利。5. 凡参与应征作品,作品版权由征集方所有。四、征稿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2月28日。五、奖项设置本次征集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10名,优秀奖100名。一二三等奖颁发奖金,其中一等奖奖金10000元;二等奖奖金5000元;三等奖奖金2000元。优秀奖赠送文创纪念品,各奖项均颁发获奖证书。六、评选方式《诗刊》社编辑组成初评、复评小组审阅应征稿件;邀请国内著名评论家、著名诗人、资深编辑组成评委进行终评。七、投稿方式为低碳、环保、快捷,提倡电子投稿。本次诗赛专用电子邮箱:xygxmbzg@163.com附:了解新余市情、农情方式1.百度搜索“新余市”,或进入新余市官方网站,了解新余历史、行政区划、风土人情、市情市貌等基本情况。 中国作协《诗刊》社 中共新余市委宣传部江西省新余市文联 新余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12月31日

摘要: 报名截止时间:2021 年3月31日||主办方:中国力学学会、周培源基金会||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 ...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报名截止时间:2021 年3月31日竞赛简介为了培养人才、服务教学、促进高等学校力学基础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增进青年学生学习力学的兴趣,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现力学创新人才, 为青年学子提供一个展示基础知识和思维能力的舞台, 受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委托,中国力学学会和周培源基金会将于2021年5 月23 日共同主办“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本次竞赛由《力学与实践》编委会和中国力学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承办,中国力学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协办。成员介绍竞赛领导小组 组 长: 方岱宁副组长: 魏悦广 林建忠 杨亚政成 员: 汤亚南 李俊峰 高云峰 施大宁 张清杰 王建祥仲裁委员会 成 员: 李俊峰 王 琪 庄 茁 水小平 殷雅俊 周宏伟组织委员会 主任委员: 林建忠 李俊峰 施大宁 张清杰副主任委员:汤亚南 周宏伟 王 琪 高存法 翟鹏程成 员: 李 刚 姜 楠 邱信明 高福平 黄克服 孙泉华 王省哲 许 蔚 孔垂谦 王立峰 陈建中秘 书 长: 刘俊丽秘 书: 胡 漫秘书处设在中国力学学会《力学与实践》编辑部。竞赛具体通知(1) 参赛对象: 在校的大学本科、专科及研究生。(2) 竞赛科目和方式:力学竞赛的基础知识覆盖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两门课程的理论和实验,着重考核灵活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范围请见教育部基础力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所颁布的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的教学大纲(基础题部分B类;提高题部分A类)。竞赛包括个人赛和团体赛,个人赛采用闭卷笔试方式,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综合为一套试卷。团体赛分为“理论设计与操作”和“基础力学实验” 两部分,采取团体课题研究(实验测试)的方式。(3) 报名办法:2021 年3 月31 日前通过所在学校(研究所)或个人直接向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力学学会报名。各地力学学会联系人名单见附件1。报名者需填写报名表(见附件2)。报名费 100 元/人, 报名后未参加竞赛者恕不退还报名费。 (4) 竞赛时间和地点: 竞赛将于 2021 年5月23 日(星期日)上午8:30-12:00 举行,将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武汉、成都、重庆、太原、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呼和浩特、石家庄、郑州、济南、南京、长沙、南昌、福州、昆明、合肥、杭州、南宁、贵阳、海口、拉萨等地设立竞赛考场, 参赛者可就近参加,所需费用由所在单位或个人自行解决。竞赛具体事项另行通知。(5)奖励办法:由竞赛组织委员会组织专家根据个人赛成绩评出全国竞赛个人赛特等奖 5 名,一等奖 0.3%(≥15 名),二等奖 0.5%(≥25 名);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以各省(市)分赛区报名人数为基数,以各省(市)阅卷成绩评选出三等奖 5%,优秀奖 15%。(6)获奖者名单将在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网站和《力学与实践》杂志上公布,由全国竞赛组委会授予证书。有关竞赛的消息和竞赛试题、答案将在《力学与实践》杂志上陆续刊出。 (7)本通知未尽事宜详见《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简章》。附件1: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各省份联系人信息http://lxsj.cstam.org.cn/attached/file/20201222/20201222144249_16.xls附件2:XX省:第十三届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报名表http://lxsj.cstam.org.cn/attached/file/20201222/20201222144341_605.xls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31日||主办方: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摄影家协会||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开始征稿征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31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即日起开始面向全国征集摄影作品,鼓励广大农民朋友用镜头讲述身边故事,记录脱贫攻坚,描绘美丽家乡,迎接建党百年。2006年,在中宣部的支持下,中国文联、中国摄协启动“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2011年,作为“新农村建设纪实摄影工程”的延续和发展,又推出“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历届大展共收到投稿近20万件,其中1500多件优秀作品入展。作为我国首个聚焦“三农”发展的品牌展览活动,全国农民摄影大展记录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展示了“三农”发展成果,推动了积极健康的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将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举办。本届大展包括作品征集展、特邀展和巡展,还将走入乡村,组织更加贴近农民的放映会、讲习所等线下特色活动,传播影像文化,帮助农民作者提高摄影水平,带动更多农民朋友拿起相机。本届大展只征集纪实类作品,征集截止时间为2021年3月31日。征稿启事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聚焦“三农”领域,鼓励广大农民摄影朋友观察生活、关注现实,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描绘美丽家乡,定格幸福生活。大展即日起向全国农民摄影家和摄影爱好者征稿。主办方还将通过中国摄协团体会员单位,联系带动基层摄影组织,宣传农民摄影大展,在乡村推广影像文化,并设立大展组织工作奖。一、作者要求凡具有农业户籍或从事农业相关行业的摄影家和爱好者均可投稿。投稿时须上传可证明的电子文件;或提供相关单位、组织证明文件,并加盖公章。二、时间规定征集作品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止(以上传日期为准)作品拍摄时间:2018年1月1日以后三、入选作品拟征集入展作品约120件(幅/组),稿酬各人民币500元/件,其中,评委会从中推荐作品20件(幅/组),稿酬各人民币800元/件。稿酬由主办方支付,并代缴代扣个人所得税。主办方为入展作者颁发证书,并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规定累计申请入会积分。每位投稿者最多可入展3件作品。四、征稿细则1.投稿者须实名注册,按照网上参展表的要求真实、准确填写相关信息。2.作品征集接受单幅、组照作品(组照4~12幅)。内容可展现乡村振兴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新型农村产业、农民生产生活、乡村自然景观、休闲旅游产业、电商平台建设等。3.本届大展只征集纪实类影像。投稿作品应遵循专业要求,不得对原始图像进行任何足以影响其真实性的改动,对影调和色彩等的调整应适度。彩色可整体转变为黑白。如在拍摄和后期处理采取了特殊方法,请上传时说明。4.作品须有真实、简要的文字说明,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拍摄背景等。5.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组成部分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6.入展作者有义务向主办方保证及证明作品的真实性。对于足以妨害公序良俗的作品及行为,一经发现将立即取消入展资格。7.主办单位将在评选后统一调取拟入展作品的大尺寸数字文件(须含完整的exif数据)以供鉴定和展览。投稿者接到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大尺寸数字文件向主办单位提交,逾期不提供者视为自动放弃资格。8.根据作品质量,评委会有权从组照中调整入展作品数量,确定最终入选作品。9.主办方有权以出版、展览、放映、媒体传播等方式使用入选作品,不再另付稿酬。10.本次征集不收取费用,不退稿。11.评选结束后,入展作品将在中国摄影家协会官网上公示7天,公示期间设立专用信箱,受理实名举报,接受社会监督,如有违规作品,将予取消资格。12.凡在历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摄影展、全国农民摄影大展入选之作品谢绝投稿。13.凡投稿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项规定。若有未遵守者,或者身份不符合要求者,主办方将有权取消其入展资格。14.主办方拥有对此征稿启事的最终解释权。五、投稿须知1.登录中国摄影家协会网(www.cpanet.org.cn)首页,点击“第十届全国农民摄影大展”注册专区或点击阅读原文进行投稿,并可查阅大展活动信息。2.投稿作品应为jpg格式,长边不小于3000PX,图片大小3~8M。3.详情咨询可联系:010-65255014

摘要: 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3月12日;主办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 | 蓝桥杯大赛是全国规模领先的IT类科技竞赛,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200余所高校参赛,累计参赛人数超过40万人。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报名截止日期:2021年3月12日 各高等院校及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有关精神,为我国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加快高等院校计算机、软件及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创新与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中心决定举办第十二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以下简称“大赛”)。蓝桥杯大赛成功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 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大赛赛项(一)个人赛1. 软件类(1)C/C++程序设计(研究生组、大学 A 组、B 组、C 组)(2)Java 软件开发(研究生组、大学 A 组、 B 组、C组)(3)Python 程序设计(大学组)2. 电子类(大学组)(1)嵌入式设计与开发(2)单片机设计与开发(3)物联网设计与开发(4)EDA设计与开发3. 青少年创意编程组(二)视觉艺术设计赛1. 视频设计类,主题为:“生活之美”;2. 动画设计类,主题为:“生活之美”;3. 平面设计类(海报),主题为:“静与动”;4. 平面设计类(吉祥物),主题为:“蓝桥杯大赛”。详细通知:https://dasai.lanqiao.cn/pages/dasai/news_detail.html?id=1860(三)高校大数据团队赛各项赛事的具体规则及章程另行通知。 二、参赛对象及报名方式具有正式全日制学籍且符合相关科目报名要求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学生(以报名时状态为准)可报名参加除青少年创意编程组外的其他各类比赛。全国中小学生可参加青少年创意编程组比赛。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登录大赛官网在线注册并报名。大赛官网报名地址:dasai.lanqiao.cn 三、奖项设置省赛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总决赛每个组别设置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各奖项比例详见大赛章程。 四、时间安排报名:2020年11月30日——2021年3月12日初赛:2021年4月(以省为单位举办)总决赛:2021年5月若受疫情影响,大赛时间有所调整,大赛组委会将另行通知。 五、其他1.本届大赛由国信蓝桥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承办,并统一收取大赛相关费用。2.大赛章程、后续通知、获奖名单等相关信息将由大赛组委会进行发布,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及时关注大赛官网。3.请各高校动员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并做好参赛报名、竞赛辅导及赛事组织工作。 六、组委会联系方式咨询电话:4006-588-662电子邮箱:lanqiao@lanqiao.org中心赛事监督:010-68208714 附件:第十二届蓝桥杯大赛通知文件.rar 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2020年11月26日 蓝桥杯大赛介绍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举办的全国性IT学科赛事。共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1200余所高校参赛,累计参赛人数超过40万人。2020年,蓝桥杯大赛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竞赛项目。蓝桥杯大赛模拟赛火热进行中!为帮助高校学子进一步加深对蓝桥杯试题的了解,协助各学校发掘校内软件人才,选拔优秀的竞赛选手,提升学校的竞赛质量,大赛组委会特举办第十二届蓝桥杯大赛个人赛(软件类)校内模拟赛。报名及模拟赛时间:2021年1月4日-2021年1月16日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3月30日;主办单位: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 | 为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鼓励广大首都高校师生以艺术作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2021北京文化创意大赛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口罩创意设计赛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3月30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使之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同时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为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鼓励广大首都高校师生以艺术作品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指导,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主办的2021北京文化创意大赛特设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口罩创意设计赛区。 该赛区由北京印刷学院、北京时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承办,北京铜牛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将搭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文化创意平台,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展现大学生的时代担当,聚合创意创新创业项目和人才,推动创意设计成果转化落地,汇聚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的青春力量,为首都的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赛事征集内容本次大赛征集与非医用口罩相关的设计作品(设计的内容范围可包括但不限于:口罩本体设计,如口罩色彩、口罩图案、口罩挂绳等;口罩周边设计,如口罩包装设计、口罩循环材质设计、口罩材料设计等)以及新冠疫情防疫物资与主题相关的以下三类作品或项目:(1)开放主题设计作品。征集主题相关领域优秀创意创新作品,作品在创意方面具有一定领先力,对所针对使用对象没有硬性要求。(2)定向共创主题设计作品。为首都教育系统学生定向征集作品,结合大中小及学龄前各学段不同学生特点,征集优秀适用创意作品。(3)文创项目。主题相关领域优秀文化创意项目,项目团队在创意、技术、运营方面具有一定领先力。 参赛主体创意设计作品主要面向首都高校大学生(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开展作品征集,同时欢迎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文创项目主要面向主题相关文创项目的运营企业或初创团队开展项目征集。 赛程安排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3月30日 评审时间安排:1、初审:2021年4月2、初赛:2021年5月3、决赛:2021年6月 奖项设置1、大赛最终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单项奖、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金、奖杯、证书。2、获奖作品优先推荐生产,获奖项目优先提供产品研发转化销售的机会。 作品提交方式作品提交两种方式任选其一: 1、网站提交:http://kz.bigcdesign.cn根据网站提交要求,设计作品须原创作品,报送作品为JPG格式,RGB模式,A3幅面竖版,300dpi,不大于15M;图片命名为“院校(单位)+报送者姓名+作品名”,系列作品限3张。《创意作品说明书》(附件1)《应征者承诺书》(附件3)在网站上直接提交,无需发送到邮箱。 2、邮箱提交:BJWCDS@vip.163.com设计作品须原创作品,报送作品为JPG格式,RGB模式,A3幅面竖版,300dpi,不大于15M;图片命名为“院校(单位)+报送者姓名+作品名”,系列作品限3张。同时填写《创意作品说明书》(附件1)《应征者承诺书》(附件3)《作品信息汇总表》(附件4),并与参赛作品共同汇总于一个文件夹内,文件夹命名为 “设计作品+报送者姓名”发送邮件至赛区组委会邮箱。 文创项目填写《创意产品说明书》(附件2)《应征者承诺书》(附件3)《作品信息汇总表》(附件4),以“文创项目+报送者姓名”命名发送邮件至赛区组委会邮箱。 版权说明1、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归作者本人所有,大赛组委会有权对参赛作品进行文化艺术传播、推广和知识产权交易转让。投稿者需保留高精度的符合设计规范的电子稿原件,大赛主办方和协办方享有优先受让权。如需知识产权转让将与作者另签订转让合同书。2、参赛者参赛作品应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或仿冒他人的产品或设计作品。一旦发现参赛者存在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与他人就参赛作品存在知识产权争议问题,大赛组委会有权取消参赛者资格;因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侵权导致的法律责任全部由参赛者自行承担,并赔偿因此给大赛组委会造成的所有损失。3、组委会将在大赛指定平台对入围参赛作品进行公示;公示期间,社会各界如对参赛作品的参赛资格、知识产权有异议,可通过电子邮件将相关证据发到组委会邮箱,经组委会核实无误后取消其参赛资格。参赛作品如与已发表的作品相同或近似、曾经在其他设计大赛上获奖的不予评选;参赛作品如在获奖后发现并核实存在知识产权纠纷的,组委会将取消其获奖资格,收回奖杯奖金,同时不再递补相关奖项。4、所有获奖作品和参评作品,主办和承办单位有权出版作品集。大赛主办和承办单位对参赛作品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协助申请注册专利。参赛者不得以任何形式对知识产权的部分或全部进行抢注或注册登记,违反者,版权方将追究其法律责任。5、大赛组委会有对于所有参赛作品,在参赛者知情的情况下,有权在宣传和推广中使用其相关材料,包括作者信息、设计效果图等。大赛组委会有对于获奖作品展示、出版及其他形式的非商业用途推广、宣传、展览、复制等权利。6、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凡投稿者均视为认可本公告内容。7、未尽事宜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 联 系 人:李老师联系电话:010-60261131邮箱:BJWCDS@vip.163.com

在科研项目评审管理方面,《意见》从完善项目指南编制和发布机制、保证项目评审公开公平公正、完善评审专家选取使用,提高项目评审质量和效率,严格项目成果评价验收、加强国家科技计划绩效评估、落实国家科技奖励改革方案等七大方面作了详细规定。《意见》指出,不同类别国家科技计划应根据实际情况,在项目申报和评审中,综合考虑负责人和团队实际能力以及项目要求,不把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荣誉性头衔、承担项目、获奖等情况作为限制性条件。“同行专家更清楚该成果所在领域的实际情况,可以更专业地判断项目在行业内的水平及价值。”严长春介绍,同行评价是国际通行的科技评价方法,即“同行评同行,内行评内行”。“此次特别提出了分类评价,明确在基础前沿研究领域以同行评价为主。这必将对提升科研的原创性产生积极意义。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的‘专家通吃’和‘老好人’现象。”在韩凤芹看来,为提升同行评价的效果,可以进一步加大“小同行评议”,以及更多地引入国际同行评议。《意见》指出,根据项目类型特点,合理确定评审专家遴选条件和专家组组成原则,原则上应主要选取活跃在科研一线、真懂此行此项的专家参与评审,充分考虑其专业水平和知识结构。与产业应用结合紧密的项目,还应选取活跃在生产一线的专家参与评审。初评环节实施“小同行评议”,在部分前沿与基础科学等领域逐步按适当比例引入国际同行评议。“科研一线的专家对学术价值和技术价值更有发言权,而生产一线的专家对于经济效果和社会影响更清楚,这对不同类型的成果,可以更好地客观评价其技术先进性和产业化成熟度,为成果转移转化的市场化交易提供更全面的参照。”严长春说。韩凤芹认为,在完善评审专家选取上,《意见》强调采用“科研一线+生产一线”的专家评审成果,表明科技评价的重点更加转向科技成果转化。“未来,随着市场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科技成果的市场化、产业化将成为重要评价指标,而评审方式也将更加简单易行,从评审制转向市场检验会更为科学。” @font-face{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font-face{ font-family:"宋体"; } @font-face{ font-family:"Calibri"; } @font-face{ font-family:"Arial"; } p.MsoNormal{ mso-style-name:正文; mso-style-parent:""; margin:0pt; 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justify; text-justify:inter-ideograph;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10.5000pt; mso-font-kerning:1.0000pt; } span.10{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 span.15{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weight:bold; } p.p{ mso-style-name:"普通\(网站\)"; margin-top:5.0000pt; margin-right:0.0000pt; margin-bottom:5.0000pt; margin-left:0.0000pt; mso-margin-top-alt:auto; mso-margin-bottom-alt:auto; mso-pagination:none; text-align:left; font-family:Calibri;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font-size:12.0000pt; } span.msoIns{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underline; text-underline:single; color:blue; } span.msoDel{ mso-style-type:export-only; mso-style-name:""; text-decoration:line-through; color:red; } @page{mso-page-border-surround-header:no; mso-page-border-surround-footer:no;}@page Section0{ margin-top:72.0000pt; margin-bottom:72.0000pt; margin-left:90.0000pt; margin-right:90.0000pt; size:595.3000pt 841.9000pt; layout-grid:15.6000pt; } div.Section0{page:Section0;}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1月31日;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健康必读》杂志、中国献血网 | 为展现血浆捐献行业精神风貌,提高民众对血浆捐献的认识,正确理解爱心献浆对人类健康与挽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届爱心献浆志愿者大会主宣传语及视觉背景设计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1月31日为展现血浆捐献行业精神风貌,提高民众对血浆捐献的认识,正确理解爱心献浆对人类健康与挽救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现决定向全行业公开征集2021年第二届爱心献浆志愿者大会主宣传语及视觉背景。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一)主办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健康必读》杂志中国献血网(二)承办单位江西博雅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智一堂血浆原料管理有限公司二、征集对象(一)各血液制品企业、单采血浆站从业人员(二)血浆捐献志愿者、各媒体单位从业人员(三)关注血液制品和单采血浆行业发展的社会公众三、作品征集时间2020年12月1日 -2021年1月31日四、作品要求(一)主宣传语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凸显奉献精神、弘扬爱心行为;(二)作品要求立意高远,能体现爱心献浆的价值,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主题;(三)在创意设计和表现上有独创性;(四)创意新颖,设计巧妙,色彩明快,具有较高的行业特色辨识度。五、评奖方式所有作品经初选合格后,通过“血浆联盟”“每日献血”公众号进行网络投票,投票前三名的作品由大会组委会评选出最终录用方案。六、奖项说明凡在本次活动中经筛选评审合格的作品,可获得如下奖励:一等奖1名,为最终录用方案,奖励5000元二等奖1名,奖励3000元三等奖2名,奖励1000元优秀奖若干名,奖励500元七、作品提交说明(一)提交要求1.设计作品需提供jpg格式文件和源文件电子文档各一份;2.需提供作品设计理念及内涵说明。3.投稿作品必须是原创作品,凡已发表的作品或者使用他人作品参赛者,一经核实即取消其参赛资格。若应征作品涉及著作权、版权纠纷等法律问题,由作者本人负责。4.参赛作品一经选用,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归主办方,主办方有权对其进行修改和使用。(二)提交时间及方式1.设计稿请在征集期内以附件方式发送电子邮件至:975742681@qq.com,邮件中请注明设计者姓名、工作单位及联系电话。逾期将不再接受设计作品。2.作品征集办公室联系人:孟静 联系电话:18684677280。

摘要: 大赛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是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油气储运学科专业 ...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比赛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是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面向全国大学生的油气储运学科专业性大赛。自2016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现发布第六届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通知,具体通知如下:一、大赛宗旨检验知识基础,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创新思维二、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三、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四、大赛时间2021年1月-2021年6月五、参赛对象2021年7月1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均可参赛。六、参赛方式1、参赛团队:参赛者必须以小组形式参赛,每组不超过4人,最多可聘请指导教师1名(作品提交后不再更换)。2、参赛单位:以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每所高校限报8件作品,申报作品时需对所有作品进行排序以作评审参考。3、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通过大赛官网发布赛题,各参赛队伍自行下载数据包,并按要求完成相关设计。4、作品提交:参赛学生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设计,并按要求准时上交参赛作品(《方案设计》和《作品申报书》),未按时上交者作自动放弃处理。5、作品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可行性、创新性和经济性等指标对作品进行初审和终审,并评出获奖名单。七、大赛安排1、大赛报名:请各参赛单位于2021年3月10日前将《高校报名表》电子版发送到大赛组委会邮箱,邮箱地址为:nogstedc@163.com。2、赛题发布:大赛组委会已通过官方网站发布赛题,网址:http://www.nogstedc.cn/news/show-2925.html。3、作品申报:(1)电子版。请各参赛高校将参赛的方案设计书于2021年4月23日12:00前进行网上提交(过时系统将自动关闭,未按时在网上提交者视为自动放弃)。大赛组委会将为每所参赛高校分配一个账号,用于推荐排序,各高校务必于4月23日16:00前在系统中完成作品推荐排序。(2)纸质版。请以学校为单位,将推荐参赛作品的纸质版(一式1份)于2021年4月25日前邮寄至大赛组委会(以邮戳为准),另请一并寄送一张加盖公章的汇总表,务必将所有作品进行排序。对于纸质版材料,请将作品申报书、方案设计书分别装订(不建议过度包装),并统一邮寄至大赛组委会(建议通过EMS或顺丰快递邮寄)。大赛组委会地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长江西路66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邮编:266580;收件人:王加胜;联系电话:18765269013。4、作品初审:初定时间为2021年4月25日~5月13日,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在网上进行作品初评。5、专家会评:初定时间为2021年5月17日~5月18日,举行专家会评,确定入围决赛作品名单。6、作品公示:通过会评的作品,设为期3天的公示期。7、终审、决赛:初定时间为2021年6月4日至6日,在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举办全国终审决赛。决赛包括现场陈述和评委提问两个环节,由大赛组委会统一安排。现场答辩队伍需准备相关材料,如方案设计书、答辩PPT等。八、大赛奖励1、大赛设立等级奖、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三类奖项。2、等级奖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成功参赛奖,由组委会颁发证书。各等级的获奖比例由大赛委员会根据参赛规模的实际情况确定。3、优秀指导教师奖和优秀组织奖由组织委员会对大赛组织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提名,报大赛委员会讨论通过确定。九、联系方式大赛联系人: 王加胜 0532-86981935 18765269013大赛邮箱:nogstedc@163.com大赛网站:http://www.nogstedc.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