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7月1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决定设立,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塑造当代中国乡村文化符号的新期待。中国农民丰收节形象符号设计征集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0年7月1日中国农民丰收节是党中央决定设立,是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明充分融合的集中体现,承载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塑造当代中国乡村文化符号的新期待。为进一步完善丰收节节日符号系统,调动青年朋友学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投身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参与丰收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青年朋友的想象力、创造力,赋予丰收节时代气息,由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形象符号设计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征集内容征集丰收节LOGO、吉祥物、动漫形象、宣传语(Slogan)、节日海报、公益广告,文创等衍生品设计,以及其他可表现节日形象的载体形式。二、征集对象以高等院校青年学生及社会专业力量为主,欢迎各界积极参与。三、征集时间自活动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20年7月1日。四、作品要求1、丰收节符号是指对丰收节内涵、形象进行提炼和创意设计,形成符合主流审美情趣、易于辨识的标志形象,便于各种场景应用和传播,有利于提升丰收节社会影响力。2、丰收节LOGO、吉祥物、动漫形象等作品既要蕴含传统文化元素、乡村元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明智慧,又要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气息,符合现代人的精神文化诉求,体现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中,丰收节LOGO已于2018年发布官方版本,本次征集可在原有基础上修改或重新设计。3、丰收节海报、公益广告等作品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可融合各地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民俗风情,适合在全国或特定地域进行传播。4、宣传语要富有美感、朗朗上口,体现丰收节庆欢乐气氛,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5、文创等衍生品设计要贴近城乡生活、简约实用,不求奢华,体现传统和地域特色,鼓励融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作品以产品设计图、产品设计说明等方式呈现,表现手法不限,需能清晰表现设计者的创意思路、产品结构等内容。6、应征作品仅接受电子稿件。作品需要设定标准颜色,图纸类电子稿分辨率不低于300dpi(像素/英寸),JPG格式,丰收节LOGO需提供矢量源文件(ai或cdr格式);视频类分辨率不低于高清标准(1920*1080p),鼓励采用4K超高清标准(3840*2160p),格式为MP4(h264编码)或MOV(422编码),要适用于平面、立体和电子媒介的传播和再制作,方便印刷、放映等各种应用。作品说明性文字300字以内。7、应征作品必须是本人创作,不得借用和抄袭他人创意作品,不得侵犯他人在先权利。如发生法律纠纷,由投稿者自负责任。获奖作品的知识产权及所有权等全部归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所有,并保留对投稿方案进行修改优化的权利。五、作品推选组委会将组织专家评审推选出一批优秀作品,给与适当物质奖励、颁发证书,在中国农民丰收节官网等媒体上展示,统一用于丰收节公益宣传。六、作品投递投递邮箱:nmfsj@agri.gov.cn邮件主题为“作品类别+作者姓名”。作品以附件形式发送。作者姓名、学校、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以word文件形式一并发送。七、联系方式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联系人:黄寿臣联系方式:010-59192156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系人:王红梅联系方式:010-85212817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 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 ...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协办单位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海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迪尚集团、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支持清华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北部湾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高校。媒体支持设计在线、《包装与设计》杂志、《中国广告》杂志、《家具与室内装饰》、《设计》杂志、《中国海洋报》大赛介绍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内容之一,是全球唯一以海洋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公益大赛。大赛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为主旨,2012年以来分别以“海洋·人类·和谐”、“美丽海洋”、“海洋强国梦”、“丝路海洋”、“创意海洋”、“智慧海洋”、“透明海洋”、 “生态海洋”和“资源资源”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九届,共有1500余所高校、290余所中学参赛,覆盖国内所有省份。大赛获奖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地区150余所高校巡回展出,并于2014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世界海洋大会上展出,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热烈反响。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以“经略海洋”为主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举办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过大赛的系列活动,为全国大中学生、社会各界搭建一个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贡献。一、大赛主题——经略海洋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筹划治理海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经略海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经略海洋”高度体现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理念,就是既要发展海洋经济,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既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又要推动海洋科技水平进步;既要着眼于国内国际统筹,实现合作共赢,又要坚持陆海统筹,保证人海和谐。通过“经略海洋”,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大赛以“经略海洋”为主题,参赛者可围绕如何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执法、提升海洋科技水平等方面展开创意设计,最终通过“经略海洋”创意,以人类特有的智慧创造美好生活,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使海洋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作品类别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绘画写生、营销策划三、作品命题1、平面设计类1)公益海报(http://211.64.142.83/mcd/235905/);2)商业海报命题(http://211.64.142.83/mcd/235908/);3)品牌设计(http://211.64.142.83/mcd/235909/);4)产品包装(http://211.64.142.83/mcd/235910/)2、产品设计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1/)3、环境艺术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2/)4、数字媒体类(含微电影)(http://211.64.142.83/mcd/235913/)5、绘画写生:绘画写生材料不限;海洋科普插画;装饰绘画;公共雕塑艺术等。(凡是海洋题材的作品均可以参赛)6、营销策划(http://211.64.142.83/mcd/235914/)四、参赛对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含港澳台),在校中学生(含港澳台)均可参赛。允许跨校组队参赛,每组人员2-3人。五、参赛要求1) 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要阅读并遵守比赛规则,作品提交后视为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2) 参赛者确认拥有提交作品完整著作权及版权,确认作品没有转让或许可给任何个人或机构。参赛者要确认作品的原创性,主办方不承担因为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3)作品版权相关附属权利均为作者所有,组委会在非商业、非盈利的范围内,享有免费使用、复制、散发及全部和部分修改权利,该项权利永久不可撤销。作品若遭受侵权,作者配合组委会进行维权追诉;4) 参赛者未经组委会许可不得将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5) 参赛者保留好作品原文件,所有参赛作品不退还;6) 参赛者可以提交多组作品参赛,可以有多组作品获奖;7) 参赛者提供联系方式必须正确,组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的通知未做回应者,视为自动放弃奖项;8) 获奖名单在评审结束一周内在大赛网站公布并公示,发现有抄袭现象的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获奖资格,在网站公布并通知所在学校处理;9) 主办方对本届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六、参赛流程第1步:登陆大赛网站阅读征稿参赛须知,确定选题;第2步:作品创作;第3步:作品完成后在系统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上传作品成功后,下载生成作品编号和信息表(可以多件作品参赛,每件作品都需要上传、下载编号)。七、作品报送1、大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设计、环境景观、产品设计等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再按照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A4画面,系列作品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作品)。绘画及手绘作品拍照扫描转成JPG格式。作品用A3纸数码打印并装裱在黑卡纸上(尺寸35×50cm),系列作品背面用胶带粘贴在一起,把生成作品编号用双面胶贴在黑卡纸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邮寄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2)数字媒体、微电影类,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时间60秒至180秒以内。画面宽度不小于600—960像素,片子不要出现倒计时和学校及作者信息。成片flv或wmv格式,图像大小720×576,作品文件不要超过100M。作品截图9幅(JPG格式,尺寸5×10cm,RGB模式,每幅不超过1M,分辨率300dpi)在系统上传提交将作品文件用编号命名(如DX-S-00328)发送邮箱:1251859091@qq.com3)绘画写生:画面尺寸规定在4开纸以内,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作品拍照转成JPG格式,再按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把生成编号下载打印用双面胶贴在作品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绘画写生邮寄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双岛湾科技城,威海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电话:0631—5700253/186631355384)策划案提交: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在系统提交策划案封面并下载编号;策划书页面A4大小,正文不超过30页,附件不超过10页。将策划案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DX-C-06828),发送到大赛邮箱:1251859091@qq.com 二)1)作品不许使用国旗、国徽、地图、人民币等图形,作品禁止带有宗教色彩;2)必须严格按照命题创作设计;3)注重排版艺术效果,说明文字简练不要出现错别字和英文说明;4)报名信息要正确无误(学校名称、教师姓名、作者电话等),不接受更改任何信息。2、中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作品在网上注册、提交,(jpg格式,分辨率300dpi,RGB模式,每幅不要超过2M,系列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手绘作品扫描后图片转成JPG格式。中学组作品不需要打印和邮寄。2)数字媒体(含微电影)网上提交要求同大学组相同。把作品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ZX-S-00328),发送邮箱:706819063@qq.com八、征稿时间2021年1月1日至6月15日网站作品上传系统将于2021年3月1日开通。6月15日12时网站关闭作品上传系统。九、参赛费用本届大赛是公益赛事,参赛作品一律免收参赛费。十、奖项设置1、大学组奖项设置:1)大奖1件,奖金20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教师奖1项,奖金8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2)金奖,10件、奖金各8000元;银奖30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50件,奖金各2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奖作品集一部。4)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5)指导奖(等级奖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组织奖(学校统一邮寄参赛作品100件以上),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2、中学组奖项设置:1)金奖1件、奖金8000元;银奖3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15件,奖金各2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品集一部。2)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注:以上所列奖项数目均为相应奖项最高数目,实际颁奖数目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十一、作品评审初评时间:2021年6月19-20日;终评时间:6月26-27日。获奖作品名单将于6月30日在大赛网站发布,同时,公示优秀奖以上获奖作品,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与举报。十二、颁奖仪式2021年9月中下旬在青岛与威海协同举办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海洋大赛10年回顾”。参加事宜将在大赛网站发布。十三、作品出版凡是获得优秀奖以上的作品,均被编入《经略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蓝色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绘画写生集,均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联系方式: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邮编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QQ教师群:793961486 名称 “学校+姓名+教师”,学生禁止加入!QQ学生群:602174900 每个学生只许选一个群号加入, 名称 “学校+姓名+学生”,不按要求管理员不受理。大赛微信号:MCD海洋文化大赛官网:http://www.mcd0608.com
摘要: 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1月5日前||主办方:广东省教育厅||(一)围绕疫情防控主题,展现我省教育系统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的成效。 (二)围绕教育扶贫主题,展现广东教育扶贫一线的动人瞬 ...2020年广东省校园摄影大赛作品提交截止时间:2021年1月5日前为贯彻落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多角度展现广东教育系统精神面貌,传递新时代广东教育正能量,省教育厅决定举办“‘发现·粤教精彩’——2020年广东省校园摄影大赛”,活动由广东教育杂志社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我省教育系统工作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师生。二、作品内容(一)围绕疫情防控主题,展现我省教育系统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及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的成效。(二)围绕教育扶贫主题,展现广东教育扶贫一线的动人瞬间或师生风采。(三)围绕校园生活主题,反映我省教育系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三、活动时间(一)2021年1月5日前,参赛者提交作品。(二)2021年1月31日前,活动组委会进行初评,选出进入复评的作品。(三)2021年3月15日前,专家评审组对复评作品进行评分,同时在“广东教育”“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公开网络投票,按照五五比值综合评委分数与投票数得出总分,决出各奖项。(四)2021年3月下旬,在省教育厅网站(http://edu.gd.gov.cn)“通知公告”栏、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号“广东教育”、南方教育网(www.gdjy.cn)和“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公布评选结果。四、作品要求(一)摄影作品价值取向应正确鲜明。单张或一组(5张以内)为一件作品,每人最多选送2件,并以“作品名称+单位名+作者名”格式命名。所有作品需提供JPEG格式图片,文件大小不低于2兆。(二)参赛作品须为原创,此前未以任何形式发表,作品提交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主办方不承担因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等纠纷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所获奖项的权利。(三)参赛作品仅可作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的适度调整及构图剪裁,禁止使用网络图片、一稿多投、翻拍等行为,一经发现,即取消参赛资格。相关责任均由参赛者承担。(四)作品提交:关注“广东教育传媒”微信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活动”项,进入“全省校园摄影大赛”提交作品;或登录“南方教育网”(www.gdjy.cn),点击“全省校园摄影大赛”专栏提交。五、奖项设置本次比赛设“教师及行政组”和“学生组”,学生组包括中小学组(含中等职业学校)和高校组。各组按复评作品的10%、20%、30%分别设置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另设“优秀组织奖”,其余进入复评的作品均获“优秀奖”。所有获奖作品均颁发获奖证书。六、其他事宜(一)本次活动不收取任何费用。(二)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版权和道德权利)归原作者所有,参赛者同意在作品完成提交后即认可活动主办方、承办方对作品拥有无偿使用权和出版权(含电子出版权)。(三)参赛者提交作品的行为,均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活动各项规定。广东省教育厅办公室2020年11月18日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0年12月31日;主办单位: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大赛作为促进知识产 ...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大赛征集截止时间:2020年12月31日一、 大赛目标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大赛作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推动知识产权高效运用的重要活动,旨在通过大赛展现长三角区域优质知识产权创新成果,探索高价值专利运营转化运用新模式,推广高价值专利申请、布局和挖掘新方法,体现专利布局培育在企业知识产权战略中所起的关键性作用,进一步加快知识产权与创新资源、金融资本、产业发展有效融合,有效促进优秀项目孵化落地,助力项目产业化发展,助推长三角一体化融合发展。二、 大赛主题汇聚高价值专利,引领科技创新发展三、 组织单位1.指导单位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2.主办单位上海市徐汇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上海市徐汇区商务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3.承办单位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4.支持单位上海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中知高德知识产权运营管理(苏州)有限公司浙江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十余家单位四、 参赛要求(一) 参赛项目要求1.面向近两年新推向市场或正处在产品(服务)面市前期、具有专利优势的科技创新项目。2.参赛项目应当具有至少一项授权发明或实用新型有效专利,且参赛项目所提供的专利或专利组合能够有效保护参赛项目的创新成果。3.参赛项目所属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绿色化工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 参赛团队要求1.参赛项目由专利申请人(专利权人)所在企业或科研机构报名参加,可与相关合作机构、个人联合组队参赛。2.参赛团队应当包括参赛项目核心专利的申请人(专利权人),如果参赛项目核心专利为多个申请人(专利权人)且不能全部参赛的,参赛事团队应获得其他申请人(专利权人)的书面同意。3.长三角地区内注册企业或科研机构符合条件的项目均可报名参赛。4.同一参赛团队及其下属全资实体最多不超过2个项目入围复赛。五、 赛程安排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大赛以具有优秀高价值专利培育成果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参赛对象,重点考察项目整体技术先进性、专利布局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三方面,大赛包括启动和项目征集阶段、初赛、复赛、决赛和颁奖阶段。2020年10月-12月31日启动和项目征集阶段2021年1月中旬初赛阶段2021年3月复赛阶段2021年4月决赛及颁奖阶段六、 奖项设置大赛奖金总额共计100万,进入决赛的项目按照大赛结果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进入复赛的队伍均获得优胜奖。一等奖:1个,获得20万元现金奖励;二等奖:3个,每个队伍获得10万元现金奖励;三等奖:4-6个,每个队伍获得5万元现金奖励;优胜奖:10-20个,每个队伍获得1万元现金奖励。七、 报名方式参赛团队请登录“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大赛”报名通道http://114.251.8.206/hvcsjpatent/index.html,下载并填写《长三角高价值专利大赛报名表》,于2020年12月31日前将加盖公章的PDF扫描件、Word版本以及项目专利布局清单(Excel表格)发送到邮箱:changsanjiaodasai@163.com。报名联系人:祝老师:13581896338吴老师:15701125607
摘要: 截止时间:2021年3月20日||主办单位:青海书法家协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弘扬传承传统优秀书法艺术,营造深入传统、崇尚经典的良好氛围,促进青海书法 ...青海省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征稿启事截止时间:2021年3月20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弘扬传承传统优秀书法艺术,营造深入传统、崇尚经典的良好氛围,促进青海书法事业进一步繁荣和发展,青海书法家协会将于2021年5月举办青海省第三届书法临帖作品展。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一、主办单位:青海书法家协会二、投稿要求:1、本次展览不收参展费,凡投稿者须交临帖作品一件。临帖作品要求临摹历代经典书法碑帖。2、尺寸:临帖作品,竖式不超过六尺整张(180cmx97cm);横幅高不超过50公分,长不超过六尺(180cm)。作品请勿做旧、拼接、托裱,凡做旧、拼接、托裱、超尺寸稿件不予评审。 三、范围:18周岁以上,在青海省工作、生活三年以上的书法家及书法爱好者均可投稿。作品落款姓名要用真实姓名,杜绝化名重复投稿。 四、征稿日期:自本启事公布之日起征稿,至2021年3月20日截止,邮寄作品以当地邮戳为准,逾期不收。五、本届展览由青海省书协组成评审委员会,评出入展作品120件。六、作者待遇:1、非省书协会员入展作者可作为加入省书协条件之一。2、入展作者颁发证书,作品集两册。3、入展作品展出后退还本人,落选稿件一律不退。七、展出时间和地点:2021年5月在青海美术馆展出(具体展出时间、地点另行通知)八、投稿地址:地 址: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西关大街64号青海美术馆306室青海省书协联系人:陈冬梅电 话:13519741710九、说明:请在作品背面右下方用铅笔正楷注明:姓名、联系电话(手机)。凡投稿作者,应视为已确认并遵守征稿通知的各项规定。青海省书法家协会 2020年12月16日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3月31日;主办单位: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为推动摄影事业繁荣发展,引导和鼓励摄影人加强短视频创作,助力更多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打造个人影响力。“微信摄影时刻”全国短视频作品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3月31日图文时代方兴未艾,视频时代又以迅猛之势来临,短视频正日渐成为优质内容的主流传播方式之一。,微信联合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共同举办首次“微信摄影时刻”全国短视频作品征集活动,向全国摄影人发出号召,用短视频记录身边时刻,热诚欢迎广大摄影家、摄影爱好者积极参与。一、组织机构指导单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办单位: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承办单位:中摄协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协办单位:北京盖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合作伙伴:视觉中国二、顾问委员会总顾问:李舸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顾问:陈小波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华社领衔编辑,南京传媒学院摄影学院院长邱志杰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柴继军 视觉中国创始人、董事,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朱 炯 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副教授林立增 视频行业资深专家三、征集内容与形式分艺术、人文两类,征集短视频作品。艺术类,是指艺术性、创意性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风光景观、动植物、人像、建筑、创意观念等题材。人文类,是指生活化、故事性的呈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场景、小康生活、街拍、旅拍、生活故事、运动、历史忆述等题材。每人投稿数量不限;呈现方式和内容必须是符合微信视频号规范的短视频作品;视频制作形式,既可以是纯视频,也可以是静态图片的视频化呈现。四、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1年3月31日五、入选作品荣誉设置主办方将邀请中国摄影家协会领导及业界专业人士组成评委会,评选出50件优秀短视频作品(每位作者只能有一件作品入选),稿酬1000元/件,均颁发荣誉证书,可按中国摄影家协会之规定累计申请入会积分。入选作品稿酬由活动承办方向作者给付,并从其中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六、征稿细则1.投稿作品须主题鲜明、内容健康向上。2.投稿者应保证其为所投送作品的作者,并对该作品的整体及局部均拥有独立、完整、明确、无争议的著作权;投稿者还应保证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的包括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合法权益。投稿者应承担由其稿件及投稿行为所引发的一切后果与责任。3.评委会对来稿进行评选后,拟入选作品将在影像中国网www.cpanet.cn上进行为期5天的公示,接受社会监督。4.本次活动不收投稿费,不退稿。5. 对于所有入选作品,主办方、承办方有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相关规定使用作品。6. 本征稿启事解释权属于主办单位。凡投稿者,即视为其已同意本征稿启事之所有规定。七、投稿方法和评审流程本次活动将通过微信视频号平台征集作品。即日起,截至2021年3月31日,作者在微信视频号发布短视频作品,带上#微信摄影时刻 话题,并@微信时刻和@中摄协影像中文网,即可参加。评委会将对#微信摄影时刻 话题中的已投稿视频进行初次筛选,并联系通过筛选的视频作者,作者通过邮箱将视频原文件发送给主办方,评委会秉承专业评审标准对作品进行正式评审。评审结束并完成公示后,主办方将正式通知入选作者,办理后续事宜。八、投稿流程第一步打开微信/发现/视频号,创建视频号(已有视频号账号的作者可直接进入第二步)
摘要: 征集截止日期:2021年1月25日;主办单位: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 | 用生动的影像、富有真情实感的故事化表达方式,全方位展现黄河儿女筚路蓝缕、自强不息,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绿水 ...“母亲河·幸福河”黄河文化旅游微视频大赛征集截止日期:2021年1月25日“母亲河·幸福河”黄河文化旅游微视频大赛,旨在用生动的影像、富有真情实感的故事化表达方式,全方位展现黄河儿女筚路蓝缕、自强不息,推动黄河文化旅游带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把母亲河打造成幸福河的真实故事。主办单位指导单位: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主办单位: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承办单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协办单位:小红书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平台:央视网、央视影音客户端、抖音、小红书大赛主题母亲河·幸福河围绕“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主线,从我喜爱的美景、美食、美宿、非遗,以及美丽乡村、文旅脱贫等角度,面向全社会征集黄河流域优秀文化和旅游微视频作品,讲述鲜活的黄河流域真情小故事。征集时间及参与方式“母亲河·幸福河”黄河文化旅游微视频大赛征集活动从即日起至2021年1月25日,扫描下方二维码,通过央视网、央视影音上传视频参与活动,也可以通过抖音、小红书搜索#黄河文化旅游带#话题参与活动。活动奖项设置活动组委会将邀请文化和旅游领域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团,对作品进行评选,并对优秀作品进行奖励。特等奖1名【甘青大环线】【双人】张掖-敦煌-青海湖-茶卡-莫高窟-鸣沙山-嘉峪关-塔尔寺双飞8日7晚跟团游一等奖3名【青甘环线】额济纳旗胡杨林塔尔寺-青海湖-莫高窟-额济纳旗胡杨林-怪树林-七彩丹霞8日7晚自由行二等奖5名【山东沿黄四日游】【曲阜-泰山-济南】包含主要景区(点):三孔、尼山圣境、泰山、趵突泉三等奖10名任选其一【山东沿黄二日游】【济宁】包含主要景区(点):三孔、尼山圣境、微山湖旅游区【山东沿黄二日游】【东营】包含主要景区(点):黄河入海口旅游区、黄河文化馆、孙子文化旅游区网络人气奖20名旅游商品,任选其一:1.鲁青瓷茶具2.儒陶礼品系列优秀入围作品30名荣誉证书除了以上奖励,获奖作品还有机会在央视网、央视影音等中央新媒体平台,和抖音、小红书等商业网站展播,让更多人通过您的故事,了解黄河文化,感悟民族精神。“母亲河·幸福河”黄河文化旅游微视频征集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指导,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主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承办。征集进行中,我们等您来!
摘要: 截止时间:2021年1月15日||主办方:国家文化公园||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是国家文化公园的品牌形象和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26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征集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设计方 ...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1月15日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是国家文化公园的品牌形象和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11月26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面向社会征集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设计方案,详情请看《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征集公告》。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征集公告国家文化公园是国家推进实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通过整合具有突出意义、重要影响、重大主题的文物和文化资源,实施公园化管理运营,实现保护传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务、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科学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开放空间的公共文化载体,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久影响力、革命文化强大感召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强大生命力。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是国家文化公园的品牌形象和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是将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沿线文物和文化资源串珠成线、连线成片,打造广为人知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基础。为确保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符合国家文化公园的国家标准、文化特色、地区特点,体现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的文化特性、历史特征、资源特色等,突出创新性、公益性、开放性和国际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于2020年11月26日开始面向社会征集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设计方案。衷心欢迎有志于参与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设计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应征人”)积极参与本次征集活动,为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应征人资格所有对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设计感兴趣并自愿遵守本次征集活动全部要求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均可单独或联合参加本次征集活动。二、应征作品接收时间和方式1. 应征人须在接收应征作品截止时间前,将《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征集活动应征表》(签字或盖章原件)和符合要求的应征作品当面提交或邮递送达至征集活动组委会办公室,并将应征表、应征作品电子版发送至指定邮箱。地 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83号收件人:中国旅游报社 李晴邮 箱:gjwhgy@ctnews.cn电 话:010-85168190、010-851681912. 应征作品的接收起止时间为本公告发布之日至2021年1月15日(以材料接收时间为准)。三、程序安排1. 应征人可通过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网、腾讯网、新浪网、中国旅游新闻网、文旅中国等媒体平台下载《国家文化公园形象标志征集活动应征表》。2. 应征人应当根据征集公告要求制作原创应征作品,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对所有应征作品不予退还。3. 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将对收到的应征作品进行形式审查。4. 专家评审组对所有通过形式审查的应征作品进行评审。5. 专家评审组评选30件应征作品并提交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审定。四、作品资助1. 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将向评审推荐出的30件入围作品颁发证书。2. 从入围作品中评选出一等作品1件(资助10万元)、二等作品2件(资助各3万元)、三等作品5件(资助各2万元),优秀作品10件(资助各1万元)。五、相关说明1. 最终确定为中选作品的应征人,应将其提交并中选的应征作品涉及的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及其他一切在全球范围内可获得、享有且所适用法律不禁止转让的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有关的权利、所有权及一切相关衍生权利全部自动无偿永久转让给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中选作品应征人承诺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不行使并授权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在全球范围内永久独占地行使与该中选作品相关的著作人身权。2. 凡应征者一旦投稿参加应征,即视为同意本公告所有条款。3. 本次征集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所有。国家文化公园办公室2020年11月26日
摘要: 校内选拔阶段:2020年11月1日—2021年3月28日||主办单位:中国创造学会||竞赛共分三个主题,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参赛: 主题一:日新月异——每日一设想(创意)、主题二:创新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小制作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校内选拔阶段:2020年11月1日—2021年3月28日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精神,推进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于2020年11月—2021年5月举行。本次大赛的宗旨是通过开展竞赛活动,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创新灵感,培养创新思维习惯,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孕育创新成果雏形。本次大赛由中国创造学会主办,东南大学和安徽工业大学承办。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参赛对象全日制高等院校在校研、本、专科生(含2021届毕业生)。二、参赛条件(一)报名要求参赛院校根据本单位情况,组织校内选拔,并由学校有关负责部门推荐报名参赛。参赛院校指定一名教师作为联络员,指导参赛人员填写各项申报材料,全校汇总后统一上报至大赛组委会秘书处。所有参赛者均需以所在学校为单位,集体报名参赛,不接受个人报名参赛。(二)作品要求1.内容要求竞赛共分三个主题,学生只能选择其中一个主题参赛:主题一:日新月异——每日一设想(创意)本主题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创新灵感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参赛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竞赛以鼓励学生“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日一创新”为目的,要求参赛选手在一个月(连续30天)时间内,每日记录一个自己的创新设想或者创意点子,可以文字叙述,也可图文兼备。该创新设想没有范围限制,可以是身边常见的事物,也可以是天马行空关于未来的幻想;无形式限制,既可以是灵光一现的金点子,也可以是深思熟虑的新方案。记录思维的痕迹,播下创新的种子,开拓想象的空间。主题二:创新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小制作)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利用创新思维和技法,将创新的思想通过实物表现出来,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创新的巨大价值。参赛学生以小组(不超过3人)为单位。用易拉罐、废塑料、废纸、废木材等废弃物为主要材料(即超过60%),经过创造性的设计和制作,形成有价值的作品(工具、日用品、艺术品、玩具等)。主题三:创业无界——我的未来之路(创业计划)本主题旨在鼓励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撰写完整的创业计划书。要求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锻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本主题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参赛,在规定时间内,提交一份“创业计划书”,创业内容需贴近民生,拟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创新为驱动,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新材料、环保、社会服务、现代农业等领域探索新的科技进步、商业形式、管理模式、工作方式等。2.提交要求(1)参赛作品应是参赛学生的原创作品,尚未对外发布过;该作品,除了参加校内相关赛事外,未参加过校级以上比赛;(2)实物作品运送和参赛期间的保管工作由参赛队伍自行负责,组委会不负责;(3)提交的所有视频和文字材料,组委会不予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底稿。3.作品提交方式组委会提供微信小程序用于提交作品,各参赛高校比赛负责人需联系组委会获取管理员账户,要求参赛学生注册账号,在微信小程序上提交作品,学生提交作品后,各高校管理员需要在系统审核,审核通过的作品方可参加全国赛。参加主题一的选手将《每日一设想(创意)记录册》拍照或者扫描程图片后,使用微信小程序上传;参加主题二的选手对作品拍照或把作品制作成一段视频介绍(采用mp4格式,大小不超过20M、时长不超过3分钟),并撰写《创新制作作品申报书》,阐述创意来源、制作过程、作品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心得体会,并使用微信小程序上传。参加主题三的选手需将创业计划书拍照或扫描为图片后使用微信小程序上传。微信小程序将在2021年3月份在比赛官网和公众号上对外公布。4.名额限定主题一:日新月异——每日一设想(创意)该主题各高校参赛作品数的限额由基本限额和奖励性限额构成:基本限额为10项;往届比赛成绩优异的学校,以及校内赛参赛人数超过200人的学校,可以向组委会申请增加奖励性限额(需提供辅助材料:①校内赛所有参赛学生的姓名和学号清单;②校内赛的获奖学生清单)。组委会将根据各校的情况和全国参赛规模,做进一步名额调整。主题二:创新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小制作)该主题各高校参赛作品数的限额由基本限额和奖励性限额构成:基本限额为10项;往届比赛成绩优异的学校,以及校内赛参赛人数超过100人的学校,可以向组委会申请增加奖励性限额(需提供辅助材料:①校内赛所有参赛学生的姓名和学号清单;②校内赛的获奖学生清单)。组委会将根据各校的情况和全国参赛规模,做进一步名额调整。主题三:该主题仅限历届获奖学生报名,经所在学校或组委会推荐后方可参赛,无名额限制。三、奖项设置(一)主题一:日新月异——每日一设想(创意)一等奖(≤15%本组参赛作品总数)、二等奖(≤25%本组参赛作品总数)、三等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二)主题二:创新价值——没有无用的东西(小制作)一等奖(≤10%本组参赛作品总数)、二等奖(≤20%本组参赛作品总数)、三等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三)主题三:创业无界——我的未来之路(创业计划)一等奖(≤5%本组参赛作品总数)、二等奖(≤15%本组参赛作品总数)、三等奖(若干),颁发获奖证书;(四)其它奖项“优秀指导教师”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优秀组织单位奖”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优秀组织工作者”若干名,颁发获奖证书。(五)补充说明视参赛作品数量和质量,组委会有权对获奖名额和等级进行相应调整。四、大赛流程(一)校内选拔阶段(2020年11月1日—2021年3月28日)各参赛高校完成校内选拔,并在截止日前上报《联络员信息表》、《报名汇总表(主题一)》、《报名汇总表(主题二)》和《报名汇总表(主题三)》等表格的电子版和纸质版,并根据对应主题要求,在微信小程序上传作品文字和视频文件等电子资料。(二)网络展示阶段(2021年4月1日—4月30日)对参赛作品进行形式审查;在竞赛网站展示作品;网络投票。(三)网络评审阶段(2021年4月16日—4月30日)对参赛作品进行网络评审,选出一定数量的作品参加复赛。(四)网络复赛阶段(2021年5月1日—5月15日)参赛学生在一周内,每天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创意。(五)现场决赛阶段(2021年5月16日—5月31日)决赛答辩,并举行颁奖仪式;在竞赛网站公布获奖名单。五、知识产权保护(一)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归设计和制作人员所有;(二)大赛组委会有保存、展示和出版相关作品的权利;(三)参赛作品不得涉及国家秘密,也不得侵犯他人或组织的知识产权,如有违反,一切后果由参赛队和相关责任人负责。六、决赛地点东南大学,详细地点,另行通知。七、竞赛资讯平台及联系方式官方网站:http://niec.seu.edu.cn总负责人:张志胜(东南大学)、冷护基(安徽工业大学)评委会主席:李嘉曾(澳门城市大学)组委会主任:贾方(东南大学)、沈孝兵(东南大学)秘书处: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机械工程学院345室 邮编211189参赛联系人(中国大陆学校):闫焱 :025-52090500、yanyan@seu.edu.cn刘志忠 :025-52090501-8313、lzz@seu.edu.cn参赛联系人(中国大陆之外学校):陈爱玲:13443639964、QQ2747257236八、工作要求请各有关高校认真筹备、精心组织好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的校内选拔,做好宣传和发动工作,鼓励各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并正确理解竞赛的目的,协调好竞赛活动与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之间的关系。全国大学生创新体验竞赛的各种赛前和赛后信息由组委会统一发布,请各参赛院校及时关注全国竞赛的官方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中国创造学会2020年11月27日
摘要: 国家级单位主办,报名初赛:2020年9月20日—1月13日||主办单位:《海外英语》杂志、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组委会||语言是互联互通的纽带,英语作为全球目前使用最广泛的 ...2020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英语词汇赛报名初赛:2020年9月20日—1月13日大赛官网:http://www.nciecc.com/words.php一、活动背景语言是互联互通的纽带,英语作为全球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在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背景之下,根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和《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等文件要求,以专业建设为导向,促进英语教、学、测协调发展,助推“外语能力测评体系建设”,努力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上届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共有来自包括北京大学、重庆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在内的上千所高校学生参加,受到了各高校老师和学生们的高度评价。为激发大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扩大英语词汇的储备量,促进英语词汇进行深度学习,进而提高大学生英语阅读与写作等英语学习水平,创新英语挑战活动特面向高校大学生开设英语词汇赛。二、活动组织主办单位:《海外英语》杂志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全国高校创新英语挑战活动组委会承办单位:北京国文创智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蓝学院高校英语研习社单位介绍 中国文化信息协会是于1994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批准成立,登记机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党建领导机关是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国家一级社团。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宣传贯彻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法规、条例,探索文化创新新思路;举办有关文化创新发展报告会、研讨会、论坛,编印相关资料;通过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的信息平台,建立文化创新产业大数据,团结国内主流媒体及互联网媒体,传播文化创新践行活动,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与服务;团结全国各界文艺工作者,联合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文化创新传播公益事业活动。 《海外英语》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获得国家外交部、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特别支持,代表中国权威的英语杂志,创刊伊始即面向全世界公开发行,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很大影响力,国际刊号:1009-5039;国内刊号:34-1209/G4。《海外英语》是一本综合性的外语类学术期刊,内容涉及语言学、外语教育、翻译学、文学文化研究、科学技术等诸多方面。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及中国人文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入编刊物,并加入了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阵列,可在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维普数据等网站浏览和检索。三、活动对象全国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及研究生),专业不限。四、时间安排1、报名初赛:2020年9月20日—1月13日2、入围决赛公示:2021年1月14日—1月15日3、决赛:2021年1月16日—1月18日4、决赛获奖公示:2021年1月20日5、颁奖:2021年1月下旬五、活动详情1、组别①、非英语专业组(为在校1-4年级非英语类专业在校学生报名参加)②、英语专业组(为在校1-4年级英语类专业在校学生报名参加)2、题目范围3、活动形式①、初赛参与者在报名成功后,48小时内完成初赛答题,初赛全部采用客观单项选择题型,共40道题,满分100分,活动时长40分钟,交卷后由计算机自动阅卷判分,及格可生成电子版优秀奖证书。在1月14日—1月15日评选并公示初赛一二三等奖名单。②、决赛决赛入围者按要求选择决赛参与场次,协办高校可统一组织学生在考场参加,决赛全部采用客观单项选择题型,共50道题,满分100分,活动时长40分钟。4、活动费用报名费用30元,费用用于活动系统开发、设备、组织、命题、交通餐补、颁奖、召开活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其他与活动相关的工作。六、奖项设置1、初赛说明:①、初赛结束后根据成绩排名评选初赛一二三等奖并颁发电子版证书,同时初赛一二等奖获得者拥有入围决赛资格。②、参加完初赛及格后即可生成电子版优秀奖证书。③、参加未及格的可获得电子版参与证明。2、决赛说明:①、颁奖时统一收集决赛获奖者邮寄信息,然后颁发邮寄决赛荣誉证书,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均由活动官方承担。②、此外评选优秀组织单位、优秀指导老师和优秀志愿者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活动的院校有机会成为《海外英语》杂志合作单位。③、表现优秀的参与者、老师、组织单位及志愿者有机会被推荐申请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创新文化传播专业委员会会员。七、联系方式创新英语词汇赛网址:http://www.nciecc.com/words.php组委会联系电话:17333271343创新英语词汇赛通知群:132297387志愿者报名群:878874123官方盖章文件:
摘要: 报名截止时间:2021年4月30日;主办单位: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委政法委、江苏省委网信办、江苏省发改委、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工信厅、江苏省应急管理厅、江苏省市场监管局、 江苏省科协 | 提高社 ...
摘要: 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 | 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 ...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作品征集征集截止时间:2021年6月15日12点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海南热带海洋学院、自然资源部北海局承办单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创意设计学院协办单位中国海油公益基金会、威海市海洋发展局、威海职业学院、威海市海创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迪尚集团、山东易华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专业支持清华大学、西安美术学院、吉林艺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上海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厦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山东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江南大学、上海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广西艺术学院、郑州轻工业大学、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北部湾大学、台湾中原大学、岭南师范学院、大连艺术学院、威海职业学院等高校。媒体支持设计在线、《包装与设计》杂志、《中国广告》杂志、《家具与室内装饰》、《设计》杂志、《中国海洋报》大赛介绍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是“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系列活动内容之一,是全球唯一以海洋文化创意为主题的公益大赛。大赛以“普及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的需求、创造美好生活”为主旨,2012年以来分别以“海洋·人类·和谐”、“美丽海洋”、“海洋强国梦”、“丝路海洋”、“创意海洋”、“智慧海洋”、“透明海洋”、 “生态海洋”和“资源资源”为主题成功举办了九届,共有1500余所高校、290余所中学参赛,覆盖国内所有省份。大赛获奖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地区150余所高校巡回展出,并于2014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世界海洋大会上展出,在国内外都产生了热烈反响。大赛组委会决定在2021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活动期间,以“经略海洋”为主题,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举办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通过大赛的系列活动,为全国大中学生、社会各界搭建一个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展示和交流平台,为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做出贡献。一、大赛主题——经略海洋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经过多年发展,我国海洋事业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筹划治理海洋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碧海银滩也是金山银山”,经略海洋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经略海洋”高度体现了开发和利用海洋的新时代海洋理念,就是既要发展海洋经济,又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既要提高海洋开发能力,又要推动海洋科技水平进步;既要着眼于国内国际统筹,实现合作共赢,又要坚持陆海统筹,保证人海和谐。通过“经略海洋”,发展蓝色海洋经济,全面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大赛以“经略海洋”为主题,参赛者可围绕如何强化全民海洋意识、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执法、提升海洋科技水平等方面展开创意设计,最终通过“经略海洋”创意,以人类特有的智慧创造美好生活,推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使海洋事业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二、作品类别平面设计、环境艺术、产品设计、数字媒体、绘画写生、营销策划三、作品命题1、平面设计类1)公益海报(http://211.64.142.83/mcd/235905/);2)商业海报命题(http://211.64.142.83/mcd/235908/);3)品牌设计(http://211.64.142.83/mcd/235909/);4)产品包装(http://211.64.142.83/mcd/235910/)2、产品设计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1/)3、环境艺术类(http://211.64.142.83/mcd/235912/)4、数字媒体类(含微电影)(http://211.64.142.83/mcd/235913/)5、绘画写生:绘画写生材料不限;海洋科普插画;装饰绘画;公共雕塑艺术等。(凡是海洋题材的作品均可以参赛)6、营销策划(http://211.64.142.83/mcd/235914/)四、参赛对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含港澳台),在校中学生(含港澳台)均可参赛。允许跨校组队参赛,每组人员2-3人。五、参赛要求1) 参赛者在提交作品前要阅读并遵守比赛规则,作品提交后视为参赛者同意并遵守比赛相关规定;2) 参赛者确认拥有提交作品完整著作权及版权,确认作品没有转让或许可给任何个人或机构。参赛者要确认作品的原创性,主办方不承担因为作品侵犯他人(或单位)权利而产生的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由参赛者承担;3)作品版权相关附属权利均为作者所有,组委会在非商业、非盈利的范围内,享有免费使用、复制、散发及全部和部分修改权利,该项权利永久不可撤销。作品若遭受侵权,作者配合组委会进行维权追诉;4) 参赛者未经组委会许可不得将作品转让或授权给任何第三方;5) 参赛者保留好作品原文件,所有参赛作品不退还;6) 参赛者可以提交多组作品参赛,可以有多组作品获奖;7) 参赛者提供联系方式必须正确,组委会在规定的时间内的通知未做回应者,视为自动放弃奖项;8) 获奖名单在评审结束一周内在大赛网站公布并公示,发现有抄袭现象的作品,主办方有权取消获奖资格,在网站公布并通知所在学校处理;9) 主办方对本届大赛保留最终解释权。六、参赛流程第1步:登陆大赛网站阅读征稿参赛须知,确定选题;第2步:作品创作;第3步:作品完成后在系统注册并填写相关信息,上传作品成功后,下载生成作品编号和信息表(可以多件作品参赛,每件作品都需要上传、下载编号)。七、作品报送1、大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设计、环境景观、产品设计等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再按照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A4画面,系列作品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作品)。绘画及手绘作品拍照扫描转成JPG格式。作品用A3纸数码打印并装裱在黑卡纸上(尺寸35×50cm),系列作品背面用胶带粘贴在一起,把生成作品编号用双面胶贴在黑卡纸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邮寄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2)数字媒体、微电影类,拍摄工具及制作软件不限,时间60秒至180秒以内。画面宽度不小于600—960像素,片子不要出现倒计时和学校及作者信息。成片flv或wmv格式,图像大小720×576,作品文件不要超过100M。作品截图9幅(JPG格式,尺寸5×10cm,RGB模式,每幅不超过1M,分辨率300dpi)在系统上传提交将作品文件用编号命名(如DX-S-00328)发送邮箱:1251859091@qq.com3)绘画写生:画面尺寸规定在4开纸以内,先在网站注册作者信息(选择参赛组别,作品类别要正确),作品拍照转成JPG格式,再按要求上传作品(JPG格式,RGB模式,分辨率300dpi,每幅作品在2M左右,把生成编号下载打印用双面胶贴在作品背面,用顺丰快递邮寄。绘画写生邮寄地址:山东省威海市高区双岛湾科技城,威海职业学院艺术学院。电话:0631—5700253/186631355384)策划案提交:网上填写报名信息,在系统提交策划案封面并下载编号;策划书页面A4大小,正文不超过30页,附件不超过10页。将策划案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DX-C-06828),发送到大赛邮箱:1251859091@qq.com 二)1)作品不许使用国旗、国徽、地图、人民币等图形,作品禁止带有宗教色彩;2)必须严格按照命题创作设计;3)注重排版艺术效果,说明文字简练不要出现错别字和英文说明;4)报名信息要正确无误(学校名称、教师姓名、作者电话等),不接受更改任何信息。2、中学组作品提交:1)平面作品在网上注册、提交,(jpg格式,分辨率300dpi,RGB模式,每幅不要超过2M,系列不得超过4幅,请用PC机器,360浏览器上传)。手绘作品扫描后图片转成JPG格式。中学组作品不需要打印和邮寄。2)数字媒体(含微电影)网上提交要求同大学组相同。把作品文件用生成编号命名(如ZX-S-00328),发送邮箱:706819063@qq.com八、征稿时间2021年1月1日至6月15日网站作品上传系统将于2021年3月1日开通。6月15日12时网站关闭作品上传系统。九、参赛费用本届大赛是公益赛事,参赛作品一律免收参赛费。十、奖项设置1、大学组奖项设置:1)大奖1件,奖金20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教师奖1项,奖金8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2)金奖,10件、奖金各8000元;银奖30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50件,奖金各2000元,并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奖作品集一部。4)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5)指导奖(等级奖指导教师),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组织奖(学校统一邮寄参赛作品100件以上),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2、中学组奖项设置:1)金奖1件、奖金8000元;银奖3件、奖金各5000元;铜奖15件,奖金各2000元,颁发获奖证书及获品集一部。2)优秀奖颁发获奖证书及作品集一部。3)佳作奖颁发获奖证书(电子版证书)。注:以上所列奖项数目均为相应奖项最高数目,实际颁奖数目由大赛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十一、作品评审初评时间:2021年6月19-20日;终评时间:6月26-27日。获奖作品名单将于6月30日在大赛网站发布,同时,公示优秀奖以上获奖作品,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与举报。十二、颁奖仪式2021年9月中下旬在青岛与威海协同举办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颁奖典礼暨“海洋大赛10年回顾”。参加事宜将在大赛网站发布。十三、作品出版凡是获得优秀奖以上的作品,均被编入《经略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获奖作品集;《蓝色海洋》——全国大中学生第十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绘画写生集,均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21年8月出版。联系方式: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松岭路238号,邮编266100,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发展中心,电话:0532—66781828QQ教师群:793961486 名称 “学校+姓名+教师”,学生禁止加入!QQ学生群:602174900 每个学生只许选一个群号加入, 名称 “学校+姓名+学生”,不按要求管理员不受理。大赛微信号:MCD海洋文化大赛官网:http://www.mcd0608.com